西藏為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族鷹笛藝術”傳習基地等授牌
西藏自治區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春拉 攝)
6月11日,西藏自治區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世界文化遺產羅布林卡內舉行。啟動儀式上,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為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藏族鷹笛藝術”傳習基地等授牌。
當日,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為積極有效搶救、保護、傳承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藏族鷹笛藝術”做出突出貢獻的那曲市藝術團、西藏自治區歌舞團、西藏大學藝術學院三家傳習基地授牌。
西藏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家拉說:“藏族鷹笛藝術擁有上千年歷史,是牧民放牧、娛樂時演奏的一種豎笛。目前作為傳習基地,西藏大學開設有相關課程,并計劃更深入地挖掘和弘揚這一優秀傳統文化。”
啟動儀式上,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還為已公布的17個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1個第二批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示范基地授牌。
截至目前,西藏格薩爾、藏戲、藏醫藥浴法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拉薩堆繡唐卡等106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96人被認定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全區非遺工坊達121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為充分展示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非遺保護成果,體現非遺保護為了人民、保護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日前,由堆龍德慶區文旅局主辦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堆龍德慶區濱河體育公園舉行。 [詳細] -
非遺上“云”,留存技與藝
“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四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顧展”(以下簡稱“非遺展映月”)在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二層大廳開展。[詳細] -
全國182家圖書館首次聯動展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
“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四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顧展”10日在國家圖書館開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