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教育

    以我青春,伴你成長:青年教師節日心語

    發布時間:2021-09-13 09:17:00來源: 新華社

      在第37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時強調,“好老師要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興國必先強師,一批批青年教師,正成為支撐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新華社記者近距離觀察一些青年教師教學工作和生活,感受他們的蓬勃朝氣和向上力量,聆聽他們為國家培養好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動人故事和青春心聲。

      “一專多能”呵護小苗自由生長

      又見秋光滿,滿園桃李香。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第九小學校園里,熱鬧異常。

      帶著三年級六班的46個孩子完成一小時的“英語歌曲”課程,32歲的教師陳秋穎喝了幾口水,又小跑著到操場繼續上獨輪車課程。

      “獨輪車是我們的特色課程,能訓練孩子們的專注力、平衡力。”陳老師說。

      從英語歌曲到獨輪車,跨度是不是有點大?

      看記者有些錯愕,陳老師笑了笑:“下午有彈性課程,我還可以教國際象棋和珠心算呢……”

      這所學校一直提倡“四力教育”:讓學生的身體、大腦、精神、行動都更有力量。這給老師們帶來挑戰:必須從“一招鮮”向“一專多能”轉變。

      下課后,陳秋穎掰著手指給記者數了一下,她能教12門課程。

      一開始,學生家長們并不放心這種教育模式:“天天讓孩子們玩,學習成績能上來嗎?”

      “面對家長投訴,校長帶著我們給家長做工作,爭取支持。”陳秋穎回憶說,漸漸地,家長們發現,孩子們身體更強壯了,注意力提升了,學習成績也一路向上。

      今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孩子們的負擔減輕了,陳秋穎們的工作更忙了。“學校從暑假就開始面向社會提供托管服務。把時間還給孩子,讓他們更陽光、更自由地成長。”陳秋穎說。

      讓教育回歸本質。“雙減”政策下,越來越多的孩子臉上洋溢著快樂、純真的笑容,越來越多精通“十八般武藝”的老師守護著孩子們的幸福童年。

      用行動讓孩子享受更均等的教育

      剛送走一批高三畢業生,北京市匯文中學教育集團英語教師羅錦虹來到學校的永外校區工作,開始自己的“輪崗”生活。

      “從帶高三到教初一,變化不小,新的生活也讓人充滿期待。”羅錦虹笑著說。

      匯文中學永外校區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南部。為落實“雙減”政策,新學期開始,北京啟動新一輪教師輪崗工作,并在東城、密云兩區率先試點教師跨校區、跨學區“輪崗制”。

      新校區距離羅錦虹原單位有6公里多,需換乘一次地鐵,再步行一段時間。上班時間從過去5分鐘增加到現在的40多分鐘,她覺得可以接受。“學校很多前輩都有交流輪崗經驗,今年有80多名教師跨校交流,我只是其中一員。”羅錦虹說。

      到新校園上班,她帶來三個大箱子:“里面是給孩子們準備的英語材料。有音標卡片、雜志、原版書籍等,還有往屆學生的作業集,留個紀念。”新學期開始,她開設了面向整個年級的課后輔導,以“自主閱讀讓我快樂”為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新的校園環境,讓羅錦虹陌生又熟悉:“每個孩子都有平等享受教育資源的權利,不管在哪個校區,我都會用心上好每堂課,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

      據了解,2021年底之前,北京市將再啟動六個區的干部教師輪崗交流試點,未來還將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在全國其他地區,也有許多學校正進行教師輪崗試點工作,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老師加入“走讀”隊伍。對老師們來說,變換的是工作地點和環境,不變的是教書育人的責任與初心。

      用愛背起殘疾兒童的未來

      顏志霞起了個大早,擠進菜市場,買好蔬菜,匆匆來到自己任職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特殊教育學校。把菜放進背簍,又放上教學用具、學習用品,背在肩上,坐車進山。

      汽車在山路上顛簸了1個多小時,她來到15歲學生小李家。看到顏志霞,小李熱情地迎上前。顏志霞從背簍里拿出帶來的蔬菜,一樣樣擺到男孩面前,教他講出菜名,生活語文課就這樣開始了。

      小李是學校確定的“送教上門”37名重度殘疾兒童少年之一。從2014年開始,我國啟動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提出“使每一個殘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當年,仁壽縣特殊教育學校成立“黨員先鋒服務隊”,顏志霞和同事們為全縣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

      老師們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狀況,義務講授生活語文、運動康復等課程。有的孩子家境不寬裕,他們還送去衣服、食物等。從那時起,一只小小背簍成為送教上門老師們的“標配”。

      顏志霞對學生們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你對學生好,他們會感受到,并用自己的方式對你好,哪怕有時只是一個微笑,仍令人充滿力量。”

      小曹是顏志霞教的第一批學生,他先天性失聰,敏感自卑,不愛與人交流。10年來,顏志霞始終關愛、鼓勵他,陪伴他成長。小曹后來考上了大學,臨別,他設計了一件滿是愛心圖案的T恤送給老師,邊流淚邊用手語比劃:“老師,感謝您用10年的愛,為我的世界照進一束光……”

      正是學生們點滴的進步、一聲聲問候,讓顏志霞內心溫暖。“從孩子清澈的眼神中,我看到希望,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不久前,顏志霞被評為四川省“最美教師”,她說,最大的心愿是看到學生們能與正常人一樣,去擁抱自己的未來。

      令顏志霞感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老師加入特教行列,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教師總數已達1792.97萬人,比上年增加60.94萬人,增長3.52%,其中,特教教師增加6.11%,增加幅度最大。關愛殘疾兒童少年的人更多了,孩子們通往未來的路,將越走越寬。

      幫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天空湛藍,池水清澈。健美的身姿,青春的面龐……在廣東中山大學校園游泳池邊,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冠軍焦劉洋正為學生們上游泳課。

      這位“90后”的奧運冠軍站在大學生中間,幾乎看不出年齡差距,同學們都親切地喚她“焦姐”。去年11月,她正式成為中山大學體育部的一名體育教師。

      “當老師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走進中山大學的那一刻,看到許多年輕的面孔,我身上充滿力量,想和同學們一起去學些新東西。”焦劉洋說。

      教學中,她和學生亦師亦友。“我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她說。她的學生既有高水平運動員,也有普通本科生。對高水平運動員,她嘗試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對于普通學生,她努力讓他們克服對水的恐懼,享受游泳運動。

      上課時,有一名男生因為心理原因,一度不敢下水。經過9節課的訓練,焦劉洋幫助這名學生學會游泳并通過考試。“我覺得很有成就感。我想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他同樣會努力突破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焦劉洋說,“競技體育是一個不斷突破自己的過程,當老師和當運動員是相通的,我的責任就是幫助學生不斷突破,超越自我。”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配齊配強體育教師,建立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為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制度。像焦劉洋這樣的奧運冠軍的身影,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學教師的隊伍中,為學生們的青春夢想助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99久久99久久久99精品齐|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 欧美日韩精品SUV| 中文字幕51日韩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秘入口18禁麻豆免会员|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 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最新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1313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