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二職:弘揚勤儉節約美德 杜絕校園浪費
圖為拉薩市二職學生在餐廳按需、有序取餐。 拉薩融媒記者 王 雪攝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世人當須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道理。在拉薩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學校通過文明用餐宣傳,引導學生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杜絕校園浪費。
下午6時,市二職學生食堂的打飯窗口前排起了長隊,炒油菜、土豆炒肉等葷素搭配的餐食供學生挑選,米飯和湯按需添加。“學校采取了很多措施培養學生文明用餐的習慣,比如,各班級每個月會有兩到三次以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為主題的班會,一日三餐都有值班老師負責監督各區域學生就餐情況,做好節約用餐的引導等。學校還在大廳、餐桌前張貼了文明餐桌倡議書與‘光盤行動’宣傳標語。”學校總務處工作人員羅紅達告訴記者。
據工作人員介紹,學校每天有4000余名師生就餐,自從開展了文明用餐、光盤行動的宣傳活動后,學校食堂餐廚垃圾明顯減少。記者在餐具回收處看到,學生們用餐后自覺地將餐具歸類放置,而回收桶內的餐廚垃圾也比較少。
學生旦增多吉告訴記者:“糧食來之不易,節約糧食很重要。如果看到身邊的同學剩飯剩菜,我會勸誡他們不要浪費。”
小餐桌,大文明。“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成為學生們的共識,學生們紛紛開始爭當校園“光盤一族”,切實把勤儉節約、杜絕餐飲浪費的行為落到實處。“學校采取的這些措施,學生們都用實際行動在支持,希望通過‘文明用餐,杜絕浪費’的教育和引導,力爭打造一個文明校園、節約型校園。”羅紅達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我們在行動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節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美德。行動起來做勤儉節約的踐行者,文明餐桌的維護者,對每一個人來說,是一種義務,更是一份責任。 [詳細] -
珍惜糧食從學校餐桌做起
拉薩市第八中學將餐桌文明教育列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內容,從用餐制度、課堂教育、氛圍營造、系列活動等方面入手,切實提升宣傳教育實效。[詳細] -
西藏自治區稅務局加強宣傳引導 制止餐飲浪費
近期,西藏自治區稅務局結合黨建工作,加強宣傳引導,嚴抓落實,強化監管監督,在全局范圍內積極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有效避免食堂就餐餐飲的浪費。[詳細] -
制止校園浪費,學校的“手”伸向哪里
長期以來,中小學教育教學偏重學科教學和知識傳授,而對學生的生活教育方面有所偏忽,致使對學生的生活教育有所偏失,校園浪費現象由此不可避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