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SOS兒童村文明養成記:春風化雨潤心無聲
成立近20年來,拉薩SOS兒童村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的原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兒童撫育的全過程,如春風化雨,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拉薩SOS兒童村逐漸成為一個文明和諧的美麗“新”村。
初秋的拉薩,陽光明媚。走進兒童村,村子里紅花綠樹,安靜祥和。記者來到7號家庭看到,媽媽格桑卓瑪正在給孩子們開早會、交代事情。因為部分學校已經開學,家里只剩下幾個畢業班和讀大學的孩子。雖然人數少了一半,但六七個兄弟姐妹和媽媽,已經算得上是一個大家庭了。在一起團聚的時光,每個人都開心快樂,家中處處洋溢著甜茶般溫暖香甜的味道。
開完會,平措扎西和姐姐白瑪來到書房,在湖南上大學的白瑪抓住暑假最后的幾天時間,給弟弟輔導藏文作業,還不忘叮囑一些生活瑣事。
“他不是要上高中了嘛,第一次去內地,我跟他說一些在內地上學的注意事項,在外面得學會照顧自己,還要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人。”白瑪笑著向記者解釋道。
15歲的平措扎西即將離開生活了10多年的大家庭,去青海讀高中。提起一家人平日里的生活,這個羞澀的大男孩說出幾個短短的詞句:打籃球、復習功課、幫媽媽做家務。言語雖然簡潔,卻濃縮了他滿滿的幸福回憶。
另一邊,卓瑪和一個姐姐在廚房里正準備幫媽媽做午飯,摘菜、洗菜、聊家常……“媽媽比較辛苦,我想幫她分擔一些家務活,也是鍛煉自己。”卓瑪說。
從2001年拉薩SOS兒童村成立至今,當了19年媽媽的格桑卓瑪先后撫養了14個孩子。要教會每一個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待人接物的道理、自強自立的品格,對普通的媽媽來說,這是難以想象的。要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格桑卓瑪有她自己的一套管教辦法,定好日常生活和學習方面的規矩,讓孩子們從小樹立規矩和紀律意識,用良好的家風培養孩子的文明習慣。
“拿節約來說,我告訴孩子們買東西不能買太貴的。但孩子們都會有想要的東西,我就會定一個價格,然后讓他們自己選,想買的東西不能超過這個價格。”格桑卓瑪說。
從勤儉節約到講究衛生,從早起早睡到勤奮學習,從團結互助到共同進步……在媽媽的言傳身教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一個個都健康快樂地成長。這其中,離不開像白瑪和平措扎西這樣“大手牽小手”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最感動的事情是,有一年我休假了,便將照顧孩子們的任務交給了一個男孩,等我回來的時候,發現他把孩子們照顧得特別好,家中里里外外收拾得也很干凈。我放假兩個月,他幫了我兩個月,我感覺特別幸福。”格桑卓瑪回憶道。
看著孩子們一個個長大,上大學參加工作,格桑卓瑪欣慰地笑了。可這個把自己青春全部奉獻給孩子的單身媽媽并不容易,要教育好孩子,她這個最好的老師也需要不斷去學習進步、不斷去充實和完善自己。
為了讓17個像格桑卓瑪一樣的“媽媽”都能成為合格且優秀的媽媽,拉薩SOS兒童村也做了不少功課。
市民政局黨組成員、拉薩SOS兒童村村長瓊吉說:“媽媽們為了全心全意撫育這些孩子,幾乎都放棄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她們非常偉大。但是媽媽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我們對媽媽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每周我們要進行培訓,包括文化理論、青少年教育的學習,還有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等。可以說在如何教育孩子這方面,各位媽媽都已是行家里手了。”
瓊吉村長介紹,除了從媽媽抓起,形成文明家家風,拉薩SOS兒童村還以創建文明單位為抓手,激勵干部職工和媽媽、孩子積極參與到精神文明建設中,主動不斷創新孩子教育管理工作思路,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積極主動投入到孩子的生活、學習中,參與到孩子的成長教育中,以寒暑假、傳統節日為重點,精心組織開展法律、文體、科技、疾病預防、消防知識、感恩回饋、聯誼等主題活動,培養孩子們愛黨愛國的道德情操、知書達禮的文明習慣以及多才多藝的特長愛好。
“我們從自身點點滴滴的行為做起,爭當文明家庭、爭做文明單位、爭當文明人,同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重點學習內容來培養孩子,因為我們的孩子跟其他孩子不一樣,他從小就是在黨和政府的優惠政策下長大的,我們應該讓他們知道惠從何來、惠在何處。”瓊吉說。
爭做文明人,遍開文明花。瓊吉告訴記者,拉薩SOS兒童村,將努力讓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共建文明活動中,最后,共享文明建設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SOS兒童村孩子們:“有了媽媽就有了家!”
在拉薩堆龍德慶區乃瓊鎮德林村拉貢公路旁,有一所中國拉薩SOS兒童村。[詳細] -
中國拉薩SOS兒童村:為孩子筑起堅實疫情防控堡壘
“凡進必測,非兒童村人一律禁止入內。”3月3日,記者來到位于堆龍德慶區的中國拉薩SOS兒童村,在門口看見粘貼著的這一醒目告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