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一年輸出產值超130億元
記者22日從部省共同打造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推進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打造一年以來,青海輸出牛羊肉、油料、青稞、露地蔬菜、枸杞等大宗綠色產品80萬噸,價值超130億元(人民幣,下同)。
據介紹,自2021年9月輸出地啟動建設以來,中國農業農村部先后安排17億元資金支持輸出地建設,為青海省打造輸出地注入了強大動力。
據悉,青海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最大的春油菜雜交制種基地、最大的青稞加工基地、最大的冷水魚生產基地和最大的有機枸杞生產基地,是中國第一個部省共建的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也是中國唯一的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
“青海糧食播種面積連續三年保持在435萬畝以上,糧食產量連續十四年保持在百萬噸以上。牦牛藏羊產業集群一二三產業總產值達267億元。冷水魚產量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史長智介紹說。
近年來,青海加快發展現代種業,培育出世界第一個無角牦牛“阿什旦”牦牛,建成國家級春油菜和馬鈴薯制繁種基地,自主培育的青雜12號和15號春油菜入選中國糧油生產主導品種。
“青海多措并舉打造‘凈土青海·天然農牧’區域公用品牌和‘世界牦牛之都·中國藏羊之府’產業品牌。柴達木枸杞入選中歐互認地理標志農產品清單。鮭鱒魚養殖獲得農業農村部綠色食品認證和出口歐洲許可,成為國內唯一獲準出口省份。在迪拜、莫斯科、開羅等地舉辦線上推介活動,在國內大中型城市、沿海地區、援青省市建立青海特色農畜產品專供基地、體驗店及窗口26家。”史長智說。
同時,青海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面積連續三年穩定在300萬畝以上,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5%。牦牛藏羊追溯體系建設覆蓋到39個縣市,認證有機牦牛藏羊445萬頭只,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突破1000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長:綠色有機是輸出地建設的最大底氣
22日,農業農村部與青海省政府共同打造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推進會議在西寧市召開。青海省省長吳曉軍、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出席會議并講話。 [詳細] -
十年來青海省太陽能發電量穩居中國首位
“十年來,青海省清潔能源發展成果豐碩,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省發電量的比重超八成,太陽能發電量穩居全國首位,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1.9%。”[詳細] -
青海持續6年“綠盾”行動 推動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記者21日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青海省持續6年開展“綠盾”強化監督專項行動,有效遏制了無序開發建設活動對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的影響,推動了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