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科考發現升溫3攝氏度或將致高原植被退化
以近3年平均氣溫為基準,當氣溫升高3攝氏度時,長江源和瀾滄江源地區的高寒草甸植被將出現覆蓋度降低、物種密度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等難以逆轉的退化風險。這是江源綜合科學考察最新的實驗結果,揭示出氣溫變化對長江源區植被生態的直接影響。
據介紹,青藏高原是全球氣候變化最敏感的地區之一。由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牽頭組織的2022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中,氣候變化對植被生態的影響是重點內容之一。多年江源科考數據顯示,青藏高原暖濕化特征變化明顯,僅長江源地區過去10多年的平均氣溫比前40多年的氣溫平均值增加了1.4攝氏度。
科考隊員、長江科學院博士任斐鵬和隊友孫寶洋博士通過“高寒草甸生態系統模擬增溫實驗”觀測發現,氣候變暖導致江源地區植被變化明顯,其中高寒草甸退化、生物多樣性下降及水土流失加劇等現象都與氣溫升高密不可分。
在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的水利部長江江源區水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長江科學院江源基地里,15個六邊形溫箱被分為5組,高度在0.4米至1.20米間均等分布,加上自然草地對照組,共形成6組不同增溫幅度下的植被對比觀測樣方。
任斐鵬介紹,經過連續3年的原位觀測發現,增溫幅度小于3攝氏度的情景下,監測樣方內的物種數量和群落優勢種沒有明顯變化。當增溫幅度達到或大于3攝氏度時,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發生了明顯變化,“升溫越高,監測樣方內的植被覆蓋度下降越大,生物多樣性和物種密度下降趨勢更加明顯”。
植被是維持江源生態健康的重要基礎。江源科考隊負責人、長江科學院總工程師徐平表示,持續性的“模擬增溫實驗”研究將進一步揭示高原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這項研究也提示需要進一步加強江源地區氣候變化觀測,提高生態系統退化風險早期預警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環湖賽第六日:“高原小城”都蘭展示“大潛力”
8月1日,2022“天佑德杯”第二十一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以下簡稱“環湖賽”)進行第六賽段茶卡壹號鹽湖景區-都蘭的比賽。來自河南巴迪瑞洲際隊車手王奎程奪得賽段冠軍。 [詳細] -
“高原藍寶石”青海湖景色迷人
盛夏時節,素有“高原藍寶石”之稱的青海湖生機盎然。青山、綠草、白云與碧藍的湖水交輝相映,湖面上魚鷗翔集,和湖中的湟魚構成魚鳥共生的和諧畫面。[詳細] -
環湖賽第四日:從“光伏小鎮”騎進“高原藍寶石”
2022“天佑德杯”第二十一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迎來“中國銀聯”共和——青海湖景區的比賽,并首次騎進全球最大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園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