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大力推進國土綠化事業發展
近年來,昌都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把國土綠化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昌都的具體實踐,厚植綠色家底、筑牢生態屏障,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優良,為建設生態文明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昌都貢獻。
一是深入推進“國土綠化”行動,不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始終堅持因地制宜、適地植綠,制訂印發《關于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實施方案》《昌都市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工作方案》,在城鄉周邊、國省道沿線、瀾滄江兩岸等區域常態化開展植樹造林活動。2018年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144.28萬畝、天保公益林11.05萬畝。出臺《昌都市城市綠化條例》,積極開展丁香、楊樹、冬麻豆等本地鄉土樹種培育工作,加快實施園林綠化,投入7726萬元實施“四旁”植樹2.9萬畝,讓藏東大地持續綠起來、美起來。
二是深入推進“生態創建”行動,實現區域成果共建共享。積極申報國家濕地公園,2021年12月29日丁青布托湖、貢覺拉妥及邊壩炯拉措正式批準成為國家濕地公園。明確“1+5+10”(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5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10個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創建目標,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鄉鎮、村(社區)創建申報工作,2021年成功創建自治區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2個、自治區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27個、村(社區)251個。有序組織農牧民群眾參與各類營造林建設項目,積極引導農牧民群眾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參與苗圃建設,推動生態管護促增收、參建項目促增收、培育苗圃促增收,讓“百姓富”“生態美”同頻共振。目前,共開發生態保護崗位18.5萬個,完成經濟林建設34981.96畝,帶動農牧民群眾6211人,增收2092.76萬元。
三是深入推進“鞏固提升”行動,健全生態保護責任體系。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為主,因地制宜、系統治理,黨政同責、部門聯動”和“分級負責”的原則,制訂印發《昌都市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方案》,制作111幅昌都市全面推行林長制責任區圖、5000本《昌都市林長制林草巡護臺賬》、1000本《昌都市全面推行林長制林草專業管護站“八抓”工作臺賬》,將全市328萬公頃森林和571.46萬公頃草場管護責任落實到人頭地塊。在國省道沿線、重點林區設立林長制林草資源管護、護林護草防火、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區30余個監督舉報公示牌,28637名公益林管護員和112574名林草生態崗位人員參與管護,營造了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生態保護的良好氛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昌都市有序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加大濕地保護宣傳力度,提升市民群眾濕地保護意識,近日,昌都市林草局緊扣“珍愛濕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制訂印發了相關宣傳方案,有序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活動。 [詳細] -
昌都市森林消防支隊加大宣傳力度促進野生動植物保護
為增強駐地群眾對新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認識,近日,昌都市森林消防支隊邊壩縣駐防分隊聯合邊壩縣林業局開展了“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 [詳細] -
近年來昌都市全市大氣環境質量優良率達100%
近年來,昌都市生態環境局堅持精準治理,堅持保護優先,更大力度抓好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環境監管,不斷提升環境質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