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青海省生物資源有效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從最初的“四個轉變”,到“三個最大”的省情定位,再到省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的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無不強調了生態環境保護對青海的重要性和青海建設生態大省、生態強省以及生態立省的堅定決心。保護和利用好青海省的生物資源,是對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貫徹落實,也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可以說建設和發展生態文明的基礎和核心,就是對生物資源的保護,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合理開發利用。
我國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提供了大量可資利用的生物資源。青海省因地處高原的特殊地理自然環境,生物多樣性不僅更為豐富,而且獨有物種更多,具有獨特的保護和利用價值。環顧人類目前已知的世界,地球上最具特色的資源,就是生物資源。生物資源已經無縫地嵌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中關系最密切的是在農業生產、衛生健康與生態環境事業中,生物資源扮演著人類盟友的角色,并隨著人類知識的提升,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和開發。我們將在“八個新高地”的發展戰略指導下,把生物資源有效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推向一個新高度。
應基于貫徹“保護、培育、合理開發利用”的原則,保護好現有動植物。近日,青海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2020年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專項報告。專項報告全面介紹了青海省國有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濕地、水、野生動植物等,第一次亮出了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明白賬。查清生態“家底”,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應在調查報告成果的基礎上,做好現有生物資源的保護,同時合理開發利用,更好服務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
適當增加物種數量,不斷擴大其種群數量。最典型的例子當屬藏羚羊的保護工作,從被嚴重偷、盜獵導致數量銳減、瀕臨滅絕,到以后通過采取果斷和有效措施,讓藏羚羊種群數量得到恢復,其中帶給我們的教訓和思考是非常深刻的??上驳氖沁@幾年來不斷有野生動物在野外被發現的消息,例如前不久門源回族自治縣發現了野生荒漠貓,祁連山地區發現了猞猁、雪豹等動物。此外,通過嚴懲偷捕、偷售,斬斷利益鏈,以及加強宣傳教育,使青海湖裸鯉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進而有力保護了青海湖地區的整體生態,同時,在魚類保護方面,青海省其他河流湖泊也采取了相關立項和行動,例如對大通河的野生魚類保護,這些都是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成果。
我們應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基本原則下,在不妨礙自然生物生長規律的前提下,對生物資源加以合理利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少地方通過發展生態旅游實現了脫貧摘帽,更加印證了綠水青山是最寶貴的財富。還有青海省部分地區實行的生態管護員制度,讓牧民群眾不僅有了穩定的收入,還大大改善了他們的生存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加強保護不等于不能利用,而是應在保護為主的原則下合理利用,真正讓綠水青山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助推器,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寶貴財富。
以保護為主為原則,對生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可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兩者兼得,讓人們從生態環境保護中獲得收益,為全國生態文明的發展建設作出青海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春節森林草原火情首次實現大幅雙下降
今年春節期間,青海全省火險等級持續偏高,防火形勢十分嚴峻,全省各級林草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林草長制”“雙包五聯制”“專項督察制”為抓手。[詳細] -
努力實現在打造清潔能源高地建設中走在全省前列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黃河上游水、光、風、地熱、儲能資源最富集的地區。近年來,海南州借助青海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占全國的10%,海南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已占青海省一半以上的發展優勢。[詳細] -
航拍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雪后美景
2月27日,一場降雪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披上銀裝,藍天白云,雪山江河,牦牛在金燦燦的高山草場上悠閑散步,形成一幅幅多彩的生態美景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