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網紅飼養員”:疫情下“云吸大貓”
“前面這一只是‘油畫’(雪豹名),它比‘水墨’(雪豹名)的毛發顏色更深一些,小時候它可沒有這么活潑,長大了性格比姐姐要更外向了,它們是中國現存唯一一對人工繁育成活的雙胞胎雪豹。”
11月5日,史壽軍拿著羊腿與雪豹隔著玻璃互動。 中新社記者 李江寧 攝
“你們想看兔猻嗎?我現在過去帶你們看看它們在干什么。”
自青海省西寧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于11月2日起暫停營業,園內的“網紅飼養員”史壽軍卻比以前更忙了,只要輪到他上班,就會手機直播帶網友“云逛”動物園,分享雪豹的萌態和趣事,解答觀眾提問。
該動物園是青藏高原規模最大的野生動物園,中國唯一雪豹繁育基地坐落其中。目前園內共展出100多種、900多只動物,包括“鎮園之寶”雪豹、兔猻、荒漠貓和普氏原羚等青藏高原本土物種。
11月5日,史壽軍通過短視頻平臺直播,帶網友“云逛動物園”。 中新社記者 李江寧 攝
截至今年,22歲的史壽軍已在園內做了3年雪豹飼養員的工作,清理糞便、消殺籠舍、喂食、觀察記錄雪豹狀態是他的日常工作。“14歲的時候,第一次在這里看到雪豹,當時就被這種毛茸茸的‘大貓’吸引了,也算是緣分,長大后我真的來到這里工作,還成為一名雪豹飼養員,和它們朝夕相處。”從小喜歡動物的史壽軍,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
從上班開始,史壽軍便喜歡拍攝一些雪豹的日常動態發表在短視頻平臺上,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些視頻受到不少網友歡迎,也因此收獲了不少粉絲。“這幾年,網友對雪豹、兔猻等動物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還有不少網友會給我留言,讓我多拍一些它們的日常狀態。”史壽軍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史壽軍的粉絲越來越多,現在已成為擁有超15萬粉絲的“網紅飼養員”。
記者采訪當日,史壽軍“云逛動物園”的直播間觀看人數達到4000多人次,對于網友的每一條留言,他都逐一認真解答。“疫情期間,大家都很少出門,在家里也會無聊,我想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能給大家增添一些樂趣,也讓大家更多地了解雪豹、兔猻這些保護動物,意識到保護它們的重要性。”史壽軍說。
11月5日,史壽軍隔著玻璃與雪豹互動。 中新社記者 李江寧 攝
空閑之余,史壽軍也會直播帶貨,銷售一些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的文創產品。在他看來,這也是讓更多人了解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的一種方式。“很多游客對于本土物種都不是太了解,來園里也覺得沒意思,看什么都覺得是貓,其實都是很珍稀的本土野生動物,而且我們動物園還承擔著野生動物的救助工作。”史壽軍說。
“這是‘水墨’和‘油畫’的爸爸,叫‘壯壯’,今年10歲了。遠處那一只叫‘二寶’,早上它喜歡在山頂走動,中午的時候喜歡在巖石上曬太陽,膽子特別小。‘壯壯’,今天想吃啥?有羊腿哦。”史壽軍邊向記者介紹,邊拿著羊腿走到壯壯的籠舍外,壯壯聽到聲音,從遠處過來和他“打招呼”。“它們就像我的朋友一樣,我的生活中已經習慣了它們,它們也習慣了我。”史壽軍熟悉園內每一只雪豹的性格與喜好,從雪豹的一舉一動中,掌握了與它們交流的方式。
上班時,史壽軍每隔半小時就要查看一遍監控,記錄雪豹的活動狀態,這些記錄的飼養日記有助于雪豹研究工作。
“能有這么多粉絲,也說明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雪豹,我更有責任去照顧好它們,希望通過自己的一點力量,能更多地提高人們對雪豹等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史壽軍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湖流域水環境質量及水生態狀況調查評估項目正式啟動實施
記者5日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青海省生態環境規劃和環保技術中心組織項目組技術人員開展了青海湖及主要入湖河流入冬前水環境質量和沉積物調查采樣工作。[詳細] -
多項紀錄助柴達木盆地首口頁巖油水平井體積壓裂成功實施
頁巖油是以頁巖為主的頁巖層系中所含的石油資源,其中包括泥頁巖孔隙和裂縫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頁巖層系中的致密碳酸巖或碎屑巖鄰層和夾層中的石油資源。[詳細] -
青海嘉塘草原黑頸鶴數量五年增加3倍 成為“安家熱門地”
記者11月1日從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委宣傳部獲悉,據最新數據顯示,稱多縣嘉塘草原黑頸鶴數量突破歷史最高值,達到930余只。青海玉樹嘉塘草原2017年監測到黑頸鶴280余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