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生態

    他在瀾滄江源 守好“第一崗”

    樊永濤 發布時間:2020-10-23 09:10: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而立之年的尕松義西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一個80平米的4口之家簡潔又溫馨;服裝店經營的生意蒸蒸日上;作為生態管護員,每年還有一筆收入;基本醫療得以參保補助……說到這些,尕松義西說:“以前想都不敢想”。


    “牧民希望家園”小區內的一個石頭上,“感恩”兩個紅色大字格外顯眼

      采訪尕松義西是在他家,一個位于瀾滄江源頭,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的“牧民希望家園”小區內。

      這是一個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在雜多縣,這樣的小區有兩個。

      “易地搬遷”這四個字于這里而言,不僅是雜多對“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精彩破題,更是對“保護一方水土,守住綠水青山”的責任擔當。

      雜多縣,是距離青海省省會西寧最遠的一個縣,由于地處偏遠、人口稀疏、產業單一,雜多縣也是青海省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

      作為亞洲唯一一條江連六國的國際河流瀾滄江的源頭所在。做好源頭的生態保護、環境治理、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等對推進三江源國家體制試點建設意義重大。


    尕松義西和妻子仁措

      2016年,為保護源頭生態和向貧困戶提供更好的住房,實現“安居與樂業并舉、搬遷與脫貧同步”。尕松義西和其他711貧困戶一樣易地搬遷到雜多縣城,同時縣里也結合本地實際,為搬遷對象安排生態管護員崗位等公益性崗位就業,使易地搬遷來的貧困戶留得住、脫得貧。

      也是這一年,尕松義西一家人生活方式得以改變,從此之后他們開始了對貧困的加速逆轉——他們搬進了新家園;他從一位牧民轉換身份做了一名生態管護員。

      未搬遷以前,尕松義西住在雜多縣扎青鄉北部的達青村,這里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瀾滄江源頭,平均海拔5400米。

      “那個時候過得很難,一家人就擠在一頂小小的帳篷中。”曾經,“守著綠水青山過窮日子”這一現實困境,像一幅千斤重擔壓在尕松義西肩旁上,瘠薄的草原磨練著妻子的生活技藝,不論夫妻二人如何堅韌,獲得的還是并不妥定的時光。

      從雜多縣城到達青村,距離有280公里,即使開車也要走4到5個小時。這條路,尕松義西再熟悉不過。以前,為生活奔走四方,走的是這條路;現在,為保護源頭生態,走的也是這條路。

      從“養不活”自己的地方搬遷出來,再回去保護那片山山水水,守護瀾滄江源第一崗,成為現在尕松義西的日常生活。

      經過專業培訓,尕松義西上崗成為瀾滄江源頭的生態管護員,每月有固定工資,縣里還為管護員們配備了服裝、管護用品等裝備。隨著生態管護員生活條件的改善,經濟收入提高,他的工作熱情也更加高漲,在生態巡護、保護動物、清理白色垃圾、政策宣講等方面充分發揮了作用,成為瀾滄江源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尕松義西(左二)給瀾湄萬里行中外記者翻看手機中野生動物的照片

      一年到頭,尕松義西每個月都要到瀾滄江源頭巡護。有路的地方騎摩托,沒路的地方就步行。除了日常巡護,種群手機、觀測野生動物也是重要的巡護內容。

      不僅僅是生態管護員,尕松義西說,近些年瀾滄江源的保護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幫助,通過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建設和黑土灘治理、種草等生態修復工作后,當地的生態環境日趨良好,草山更綠了,濕地也增多了。

      源頭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也逐年增多。尕松義西清楚的記得哪個山頭有雪豹,哪個山溝有白唇鹿出沒,哪塊濕地有黑頸鶴棲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2020年4月,雜多縣終于退出貧困縣序列。

      “小康看自己。”三年前,尕松義西和妻子仁措在縣城開了一家服裝店,平時由妻子打理,巡護的閑余時間,他會從西安、蘭州進貨,一年下來也有3萬元左右的收入。

      更大的踏實來自巡山。“每次進山要走十幾天。”起初還覺得有些累,可時間久了,尕松義西漸漸尋回了與青山綠水打交道的樂趣。

      采訪當天,聽說記者一行到來,仁措早早準備了酥油茶和好多食物。說起丈夫的工作,她的臉上現出笑容,“他的工作,我們全家人都高興。”尕松義西在一旁聽著,也一直在笑,“我現在是一名生態管護員,是守護瀾滄江的第一崗,感覺很光榮……”

      說著他拿出手機,一邊翻一邊給我們介紹:“你看這里是瀾滄江源頭,叫‘扎西乞瓦’,是一口泉水,以前挺小,現在都成小湖泊了……”


      雜多縣扎青鄉的瀾滄江源。(資料圖)

      走在瀾滄江畔的“牧人希望家園”內,老人閑坐,孩童奔逐,歡聲笑語,一片祥和。小區廣場一塊大石頭上,“感恩”兩個紅色大字格外顯眼。

      瀾滄江對生命的滋養,沒有人比這里的百姓更理解;水對鄉土的塑造,也沒有人比鄉親更尊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種相互的供養關系是自古的樸素法則。保護河流山川,就是保護永續發展的命根子。

      結束在雜多縣的采訪,記者一行沿瀾滄江順流而下,放眼望去,草原已經枯黃,幾只野生動物的出現,打消了一路長途跋涉帶來的疲勞。欣喜之余,在那高山峽谷中,想必有很多和尕松義西的生態管護員,正忍受著高海拔,頂著狂風,孤獨行走,為我們守護這一方源頭活水。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 | 日本三区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凹凸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午夜日韩高清一区| 日韩性公交车上xxhd|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成人亚洲丁香婷婷| 日韩福利视频精品专区|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