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生態

    青海: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引擎

    鐘倩 發布時間:2020-10-15 15:11: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在第21屆青洽會的展館內,循環經濟館吸引了眾多目光,從海西到西寧,從鹽湖化工產業到特色生物資源開發,一件件產品,一張張圖片都印證著青海近年來走過的堅實旅程。

      亙古綿長的高山大川、一望無際的瀚海戈壁、遼闊無垠的草原牧區是大自然對青海的珍貴賜予,是青海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扒嗪1緛砭褪莻€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很豐富的地方,它的發展應秉承三個理念:第一,開發過程中不要破壞環境;第二,要高附加值地開發;第三,要跟國內大產業循環結合到一起?!眹野l展循環經濟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在綠色循環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說。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便是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自2012年提出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戰略部署以來,青海省大力推動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建設,努力構建涵蓋農業、工業、服務業及企業、園區、社會的多層次全方位循環型經濟體系,為“一優兩高”戰略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在2019年度,青海省循環工業增加值占比高達60%,筑起了高質量發展的青海之路,循環型產業實現了向體系化、高值化、創新化方向的蝶變。

      綠色發展理念主導青海經濟版圖變革

      “青海是有經濟發展后發優勢的,可以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推動經濟發展,這就要求青海貫徹循環經濟的理念。”杜歡政在談起青海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時如此說。

      建設生態青海,必須和實現發展模式的綠色轉型統一起來,必須突出以環保優化發展,以改變生產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為著力點,著力協調好經濟與環境的關系。

      自此,綠色成為青海發展的風向標的關鍵詞。

      2010年3月,國務院批復《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總體規劃》,試驗區建設發展由地方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3年,青海省實施《青海省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行動方案》,提出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理念,選擇具有比較優勢且具備一定發展基礎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產業,先行先試、重點突破,走具有青海特色的小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在海西的工業園區,環環相扣的產業鏈讓一滴鹵水走上了一趟奇幻之旅;在靈秀的河湟谷地,污水處理實現全覆蓋,垃圾收集從無害化轉向資源化分類處理。這些變化,正是青海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堅持綠色發展帶來的變化。

      十年歲月流轉,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卻一脈相承。如今的青海,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初步構建,八大綠色產業技術體系已具雛形,12條循環產業鏈穩步發展,初步構建起四個千億元循環型工業基地、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十大特色農牧業產業帶,循環型農牧業四個百億元產業加快成長,全國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落地青海省,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生態旅游等新產業不斷涌現,總量規模不斷擴大。

      以園區特色產業集聚發展推動上下游產業建鏈補鏈

      鹽湖化工產業已形成850萬噸氯化鉀、100萬噸硫酸鉀鎂肥生產能力,基本建成了鹽湖資源綜合開發產業體系;油氣化工產業已形成225萬噸原油和75億立方米天然氣開采,基本形成了油氣開采為龍頭的油氣化工產業體系;金屬冶金產業已形成470萬噸鐵礦采選、185萬噸鉛鋅采選,基本形成綜合利用金屬冶金產業體系……

      這是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十三五”發展建設的成績單。產業園區是產業項目建設的主陣地,有著經濟、產業、技術、人才等方面要素的集聚效應和得天獨厚的政策優勢,在新的發展階段,園區在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青海省制定實施加快工業轉型建設重大產業基地、支持海西加快發展轉型、推動各類產業園區改革創新發展等意見,編制完成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主導產業體系等規劃,集中布局關聯產業,加快全省15個重大產業基地建設,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國家發改委等7部委聯合驗收。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東工業園區作為青海省循環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一東一西之間,帶動了產業集聚發展,為青海省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019年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和海東工業園區分別完成工業總產值約595億元、650億元、140億元,三大園區工業總產值約占全省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0%,產業鏈清晰、融合集聚、優勢互補、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已經初見雛形。

      科技創新不斷拓寬資源利用的可能性

      循環經濟是解決好工業發展對資源和生態環境壓力的關鍵,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想要通過循環來實現資源的“吃干榨盡”,這也考量著地區科技創新的程度。

      廣袤青海,地大物博,蘊藏著新能源、新材料、鹽湖資源、中藏藥生物醫藥等綠色資源稟賦,近年來,青海不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科技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鹽湖化工領域,突破了鹽湖鉀礦固液轉換、鹽湖鹵水電解法金屬鎂引進消化吸收、鹽湖鹵水提溴、離子膜技術鹽湖提鋰、氯化鎂生產氫氧化鎂阻燃劑及高純鎂砂生產等關鍵技術。

      ——新能源領域,突破了多晶硅流化床冷氫化、多晶硅副產四氯化硅循環利用、48對棒還原爐研發及規?;瘧谩⒍嗑Х磻x子刻蝕制絨技術等關鍵技術;

      ——生物醫藥領域,突破了枸杞鮮果保鮮、沙棘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從沙棘和枸杞中提取生物黃酮(多糖、小分子肽及果油) 、青稞提取β-葡聚糖等一大批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

      如今之青海,新動能正在撐起發展新天地。百項創新攻堅、重點產業科技支撐、科技“小巨人”、“雙倍增”工程和工業強基工程,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難題;通過積極打造支撐科技創新新平臺,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由2015年的32家增加到43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家);立足推進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加大對“產學研”合作項目資金扶持,重點產業和企業技術裝備水平持續提升。一批批關鍵技術得到突破、一系列科技創新平臺得以打造,全新的創新創業創造新生態正在塑造,科技支撐的效能正在加倍釋放。

      從“單打獨斗”的資源粗放式開采到“吃干榨凈”的循環開發利用,再到“創新型產業集群”的加快培育,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青海省審時度勢所作出的積極選擇。風勁催潮涌,揚帆逐浪高,把握機遇,趁勢而上,循環經濟必將成為青??沙掷m發展的綠色引擎。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线观看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蜜芽|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亚洲av日韩片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的视频|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 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精品麻豆av|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免费|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高清|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