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發源地青海“開方抓藥” 護“母親河”千里安瀾
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發源于青海省,該省黃河干流長度占黃河總長的31%。2020年,青海省“開方抓藥”護黃河千里安瀾。
青海省水利廳河湖處處長程鵬24日介紹,為保護黃河青海段治理保護水平,該省2020年發布《青海省黃河河湖長令》,對排查梳理出的黃河保護治理中存在的25項問題,涉及水污染防治、水域岸線管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等,列出責任單位、責任人及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
“青海省要守護好黃河源頭,強化各級河長責任、鐵腕推進整改整治、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嚴格嚴肅執紀問責,使河湖面貌明顯改善,扭轉過去河湖監管‘寬、松、軟’局面。”程鵬說。
與此同時,青海省自然資源廳正對該省黃河流域43個歷史遺留礦山開展生態修復,來消除或減輕地質災害隱患,提升歷史遺留礦山與周邊地形地貌景觀的和諧度等。
“生態修復治理要堅持安全、生態,兼顧景觀的功能次序和邏輯。”青海省自然資源專職副總督察楊站君此前表示,“開展植被恢復、地形地貌重塑、土地復墾利用等,以逐步達到增強水涵養能力、強化水土保持、提高生物多樣性等。”
此外,青海正開展黃河、長江流域自然資源專項執法行動,對2018年以來土地礦產違法線索和已查處的案件全面排查梳理、清理整治。
目前,青海省已啟動黃河流域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試點。此次試點對象為青海省湟源縣全民所有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濕地、水6類自然資源,將基本摸清湟源縣境內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數量、質量、價格、分布、用途、使用權、收益等情況,并估算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經濟價值。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恩光介紹,該省對黃河及其支流等區域的天然林實施了20年的保護,未來,將加大原始天然林和珍稀物種保護,實施更全面的修復、更嚴密的監管。(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將預防保護和常態化動態觀測冰川凍土雪山
記者從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從2020年起,該廳牽頭多部門,將對青海省境內冰川凍土雪山進行預防保護、動態觀測、評估分析等,切實保護“中華水塔”。[詳細] -
青海黃河谷地:鄉村生態游“鼓”了腰包 “點靚”環境
記者探訪素有“天下黃河貴德清”美譽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當地黃河谷地世代務農的民眾,改變過去傳統耕作方式,著力發展生態種養殖等,既“鼓”了民眾腰包,又“點靚”生態環境。[詳細] -
西藏達孜區和墨竹工卡縣接受生態文明建設核查
近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核查組組長李慶旭一行7人抵達拉薩,對墨竹工卡縣和達孜區進行現場核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