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召開公益訴訟圓桌會議:確保普氏原羚生命安全
記者9日從青海省檢察院獲悉,該省日前首次召開了野生保護動物領域的公益訴訟圓桌會議。參會人員確定了通過設置警示標識牌和限速設施等消除威脅普氏原羚生命安全的具體方案。
據悉,今年3月青海省海北州剛察縣檢察院干警通過調查取證發現,位于該縣哈爾蓋鎮315國道186公里至188公里處的“普氏原羚動物通道”地段,由于未設置警示標識牌和測速裝置,導致過往車輛車速過快。自2019年至今已發生5起交通事故,導致5只普氏原羚被撞死亡,造成國家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資源重大損失。
為盡快消除嚴重威脅普氏原羚生命安全的交通安全隱患,合力打通保護普氏原羚的“生命通道”。剛察縣檢察院在與縣交警、路政、森林公安、自然資源等部門充分溝通交流、深化務實協作的基礎上,及時提出檢察建議,并邀請省、州檢察機關和相關行政部門共同召開普氏原羚公益司法保護圓桌會議。
會議深入分析研判事故多發路段造成普氏原羚被撞死亡的根本原因,認真查找普氏原羚保護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積極征求對加強和改進普氏原羚保護工作的意見建議,就加強公益訴訟檢察與行政執法管理的精準對接,健全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案件線索移送、信息資源共享、凝聚工作合力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同時,會議共同商討、認真研究結合各自工作職責,確定及時設置警示標識牌和限速設施等消除交通安全隱患的具體方案,確保在達成共識、破解難題的基礎上盡快打通保護普氏原羚的“生命通道”,切實為加強普氏原羚保護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普氏原羚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只分布于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種群數量僅有2000多只。該物種為中國“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并入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藏野驢、藏原羚現身甘肅肅南祁連山草原
近年來,肅南縣不斷加強祁連山生態修復力度,實施一系列生態恢復和治理工作,林草生態植被覆蓋率持續提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詳細] -
監測顯示:青海湖“水-鳥-魚”生態系統持續向好
3月3日是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3日,青海省發布《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狀況》。多項指標表明:青海湖“水-鳥-魚”生態系統持續向好。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