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7月以來,堆龍德慶區第十批北京援藏干部團隊踐行“首善標準”,錨定智力支援、產業促進、民生保障等五大領域,撬動市區兩級資金2.1億元,為堆龍德慶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在高原書寫“京藏一家親”的時代答卷。
初夏高原的午后,陽光明媚,記者來到堆龍德慶區常木村與措麥村公路建設項目看到,從“出行難”到“幸福通”,北京援藏項目以路為筆,在雪域高原繪就了民生與發展的溫暖畫卷。這條6.5公里的公路,不僅縮短了村與村之間的距離,更連起了民心,鋪就了通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據介紹,總投資3000萬元的常木村至措麥村公路建設項目自2023年8月6日正式啟動,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2024年10月29日全面完成建設任務,10月31日通過了初步驗收。公路的通車,不僅方便當地群眾的出行,促進兩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也為堆龍德慶區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新活力。
常木村至措麥村公路不僅是兩個村莊緊密相連的交通要道,更是一條象征著北京與西藏深情厚誼的紐帶,承載著我們對堆龍德慶區交通事業蓬勃發展的美好期望和愿景。“這條路是民生路,更是連心路。”北京援藏干部、堆龍德慶區住建局副局長王瑋表示,未來將以實干推進“十四五”項目收尾,用“首都擔當”助力拉薩繪就發展新篇。
援藏干部團隊統籌謀劃,在規劃編制、民生改善、文化交流、醫療幫扶等領域多點開花:深入調研總結“十四五”經驗,科學編制“十五五”發展藍圖;組織北京教師送教、西藏企業進京推介,促進文化交融;援藏醫生填補技術空白,開展首例宮腔鏡手術、無痛腸鏡;聯動北京門頭溝市監局提供執法咨詢,推動兩地協作常態化。
北京市第九批、第十批援藏干部,堆龍德慶區發改委副主任趙金亮深耕6年,推動垃圾分類體系建設、環衛作業改革等多項創新,他說:“我愿成為京藏兩地的橋梁,未來將加大教育投入,既要‘輸血’更要‘造血’,讓西藏發展根基更堅實。”
2023年至2025年,1000萬元資金精準投向8個基層組織建設項目:從措麥村文化形象提升到“阿瑪啦”廚房暖心工程,從黨群服務中心數字化改造到村黨組織陣地升級,一個個項目成為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動能”。
三年來,堆龍德慶區第十批北京援藏干部團隊扎根高原、躬身實干,將“首善標準”鐫刻在雪域大地,用行動詮釋“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的援藏精神。未來,他們將繼續以使命為筆、以擔當為墨,在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以實干踐行使命擔當,續寫“京藏一家親”的壯美華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