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tibet.cn
    home

    “要讓孩子們身在高原也能看見大海”

    ——重慶援藏教師講述跨越群山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5-06-05 16:25:00 來源: 重慶日報


    昌都一高,楊雙燕正在給學生們講題。(攝于2024年)(受訪者供圖)

      “望著眼前這片壯美而嚴酷的土地,我心里沉甸甸的:那些年復一年扎根在這里的重慶援藏干部,那些默默耕耘的本地教師,他們是如何度過一個個漫長冬季的?”5月30日,為期5天的2025年重慶名師赴昌都送教活動圓滿結束,重慶名師送教團成員、兩江新區嘉原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傅榮華在返程途中感慨。

      昌都,雪域高原褶皺深處一座被歲月雕琢的古城。自2016年起,重慶市共分三批選派90名優秀教師“組團式”援助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以下簡稱昌都一高);今年7月,重慶市第三批“組團式”教育干部人才援藏工作隊(以下簡稱“組團式”援藏工作隊)將結束3年的援藏工作,離開雪域高原回渝。近日,記者來到昌都,聆聽援藏教師那些跨越群山的故事。

      “對教師職業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人總要為夢想而活,要為某些夢想去奮斗一下。”5月27日晚上10點,“組團式”援藏工作隊教師劉忠驊抽空接受了記者的專訪。說起援藏3年來的點滴,他陷入了沉思。

      劉忠驊來自重慶八中,是一名歷史教師。2022年7月,他和19名重慶教師一起來到昌都。

      “我一來就接手昌都一高的高三年級。”劉忠驊介紹,上課第一天,看著一些學生嶄新的歷史課本,他覺得很不可思議。

      觀察一個星期后,他找到了原因:一些學生上課只用眼睛看、耳朵聽,課后很少會打開課本復習。

      為讓學生“翻開”課本,劉忠驊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讓學生在早晚自習時集體讀課文,“首先讓學生出聲。”

      一開始,同學們都很懷疑這個辦法的效果,讀著讀著就不愿意動嘴了。但在劉忠驊的不斷鼓勵下,班上的學生終于用大半個學期的時間,通讀了一遍歷史課本。

      “其實效果在讀了一半的時候就顯現出來了。”劉忠驊介紹,很多學生不但語速快了、連貫了,還能把一些知識點聯系起來。一學期下來,不僅本班學生的課本“讀”舊了、勾勾畫畫的痕跡多了,而且其他班級也讀了起來。

      3年前,劉忠驊做出去昌都的決定時,妻子和女兒是有意見的。“爸爸,我以后不買玩具,不買新衣服,也不吃零食了,你不要去。”女兒央求著說。

      “我不是為了賺錢去西藏。”劉忠驊有些哽咽。

      一天晚上,劉忠驊向妻子和女兒袒露了自己的初衷。

      從2005年開始,他就參與了對西藏教師的培訓。培訓中,他不僅看到了西藏教師的淳樸,也看到他們在教學上的短板。

      在劉忠驊班上,每一屆都會有來自西藏的學生。他想著,要是有老師早點幫助他們,也許很多孩子的命運會因此改變。

      劉忠驊出身教師世家,從小就立志要做一名優秀教師。父親也常對他說:“作為一名教師要對得起你的學生,因為一個學生就是一個家的希望。”

      “來到昌都這3年,我對教師職業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劉忠驊說。

      前段時間,劉忠驊因為身體不適返渝就醫,班上的學生給他打電話、發短信問候。想著學生們要高考了,病情稍微好一些,他就回到了昌都,“那天,我一進教室,同學們全部站起來鼓掌歡迎我。”昌都一高18班的學生次仁德西還給劉忠驊寫過這樣一句話,“您的出現猶如一道光,一道照亮前程的光。”

      “我不是一個人在奮斗”

      回憶起援藏的起點,“組團式”援藏工作隊教師、來自長壽中學的楊雙燕笑著說,那源于一次“偶然”。2022年,看到學校發布的援藏生物教師招募通知,她幾乎沒多想就報了名。

      不過,孩子才一個3歲一個7歲,成了她心底的牽掛。初到昌都時,頭痛、失眠、流鼻血,不斷考驗著她的意志。可當她踏入昌都一高的教室,看到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睛,“那一刻,我就知道這里需要我,這也是我的使命。”

      初到昌都一高,楊雙燕接手高一班級并擔任班主任。為解決一些學生基礎薄弱、學習方法單一的難題,她化身“教學魔法師”。

      “甲攜來一本亮色書。”這是她編的一個順口溜,讓學生們順利記住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她將生活知識與課本理論結合,如用涼拌黃瓜加鹽后出水講滲透作用原理,用老年人特點讓學生掌握細胞衰老特征……

      面對教學資源匱乏的難題,楊雙燕聯系“娘家”長壽中學,搭建起資源共享的橋梁,將優質的教學資源帶到雪域高原。

      在援藏的日子里,遇到困難時,楊雙燕總會和援藏隊友們一起商討對策。大家相互鼓勵、攜手前行,在這片高原上,不僅收獲了深厚的情誼,也見證了彼此的成長。

      “這3年,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家人、學校、援藏隊永遠是我最堅實的后盾。”楊雙燕充滿感激地說。

      這些年來,跋山涉水奔赴高原“組團式”援藏的老師還有很多。

      2016年,39歲的陳云主動報名參加了重慶市首批“組團式”教育干部人才援藏工作隊,一待就是9年。“這些年,想到家里的老人、孩子,我也猶豫過,徘徊過。”陳云感慨,但一想到學生們對外面世界的渴望,我又遞交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援藏申請。

      2022年,已經48歲的忠縣中學英語教師何普惠報名參加“組團式”援藏工作隊。援藏過程中,何普惠發現一些女生對自身認識不夠清晰,對未來成長等問題思考不是很足,于是她開設講座、舉辦讀書分享會,為女生提供心理引導,并激勵她們勇敢地做自己。

      “我們多做一點,孩子們就會多受益一點”

      “我們多做一點,昌都的孩子們就會多受益一點。”來自重慶鐵路中學、重慶市第三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領隊、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校長徐和建始終將這一理念貫穿于援藏工作的每一處細節。他不僅關注日常教學,還要建立起貫穿整個高中階段的管理機制、模式和方法,“我們要讓孩子們身在高原也能看見大海。”

      初到昌都,徐和建通過數據對比發現,昌都學生的近視率在增長,并且與教室、寢室照明條件有關。在重慶市教委和重慶第十批援藏工作隊的支持下,他們將全校教室、寢室、辦公室的燈具全部更換為符合標準的照明設備,讓高原學子的學習生活環境迎來根本性改善。

      在提升硬件設施的同時,徐和建同樣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他推動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該中心于今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與此同時,他積極搭建教育資源共享橋梁,借助網絡技術,將重慶巴蜀中學等學校的優質課程資源引入昌都一高,實現“同教師、同授課、同教研、同測評、同實踐”等12項教學資源云同步,讓當地師生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

      回顧起這3年的教育幫扶歷程,重慶援藏干部,昌都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曾理介紹,3年來,重慶在對口援助昌都一高、類烏齊縣、察雅縣和芒康縣過程中,實施了“凈水工程”“明亮工程”“溫暖工程”,提升師生幸福感;65個教育援藏項目穩步提升了昌都教育整體水平;重慶一中、重慶八中、巴蜀中學、重慶市人民小學、重慶市人和街小學等重慶優質教育資源,與昌都21所各級各類學校結為“姊妹學校”,開展合作共建;昌都一高重點本科上線率由2022年的36%上升到2024年的42.7%……“每增加一項工程、每增長一個百分點的背后,都凝聚著援藏教育工作者的心血。”曾理說。

      談及未來規劃,徐和建滿懷期待地表示,返回重慶后,他將給學生們講述此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讓更多人了解西藏,認識西藏。正如傅榮華在日記中所寫:“重慶的山茶花,昌都的格桑花,開在不同的土地上,根卻向著同一片天空生長,向往著同一個團結、進步的春天。”

    (責編: 于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 网友偷拍日韩精品|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 中文字幕日韩专区精品系列|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