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建筑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 共建共享鄉村振興
太行山的秋景別樣美。身處臺灣的謝英俊,盼著疫情過去,再赴太行山深處,看看當地鄉村的變化。
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上沿河村,石頭鋪就的街道干凈整潔,兩旁種滿了花草。村民的院門上懸掛著“星級文明戶”的標志。在保持鄉土本色的前提下,突出田園特色,讓每個鄉村都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是謝英俊及團隊設計打造“美麗鄉村”的理念。
紅石塄鄉黨委書記趙斌介紹,謝英俊及其團隊對紅石塄鄉的鄉村提升工程進行設計、規劃,打造出“健康、有機、綠色”的鄉村典范。
1954年出生的謝英俊,畢業于臺灣淡江大學建筑系,2005年入圍聯合國最佳人居環境獎,2011年獲柯里史東設計獎首獎。多年來,謝英俊與團隊致力于鄉村建造設計,深耕大陸“美麗鄉村”,推動共建共享鄉村振興。
“大陸‘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像山西這樣的省份,人文歷史豐富,底蘊深厚,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歷史脈絡和故事,村落保存完整。”謝英俊告訴中新網記者,在做鄉村振興規劃時,尤其要尊重當地的歷史脈絡,盡量保持原貌,去做適當的設計,讓鄉村活起來。
謝英俊與團隊在推動大陸的鄉村建設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2004年,謝英俊帶領團隊開始進入大陸農村。結合農村社會、經濟條件,他們先后于河北、河南、安徽推動農村生態農房協力造屋,還完成四川偏遠山區災民重建農舍、西藏牧民定居房等多項工作。
談及大陸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謝英俊說:“這是硬骨頭,是項非常艱巨的工作。面對這樣的課題,不論是扶貧,還是鄉村振興,外界力量的幫扶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激發村民共建共享的自主性。”
“村民才是主角,通過他們的雙手,打造自己的家園。”謝英俊坦言,村民自發力量的調動是從事這項工作以來遇到的最大挑戰。
謝英俊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專業建筑師應該是有限地介入,讓村民有更多自己發揮的空間。“帶村民蓋自己的房子”是謝英俊團隊的特色。
傳統意義上,大陸的村民建房子是靠鄰里互相幫忙。謝英俊說,希望借助快速發展的裝配式建筑產業,推動村民建房合作社。“技術門檻降低,村民帶著自己的創意去親手建房子,這是蠻有意義的實踐,也是理想的狀態。”
近年來,謝英俊的團隊幫助山西的大同、長治及臨汾等地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在謝英俊看來,山西發展鄉村振興,安養產業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這里的氣候環境非常好,政府在改善公共設施方面的投入也比較大,優勢明顯。”
大陸鄉村振興方興未艾,對來自臺灣的建筑師謝英俊而言,也面臨著新的機遇。目前,謝英俊的山西團隊有兩組共十余人,奔跑在大陸鄉村振興的一線。
“幫助村民自己動手建設家園,創造幸福的生活。”謝英俊說,這是作為一個建筑師的理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