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不結束,一日兩測將一直持續”
6月28日,一場暴雨突襲南京。
在這場大雨中,有一個團隊為守護水質安全,堅持在雨中完成作業,他們就是江蘇省南京市建鄴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站小分隊。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監測前池水質,以及監管泵站的環境安全。
梅雨季監測是環保人“必修課”之一
上午8點剛過,南京市建鄴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吳厚榮就來到了新梗泵站。這是建鄴區最南端的一個排澇泵站,主要連接通江河道和秦淮新河。和他同行的還有監測站的其他兩位同事,他們負責對泵站前池水質的溶解氧進行現場監測,并采樣帶回實驗室。
“溶解氧是現場用監測儀進行監測,監測點是前池的中心。”吳厚榮介紹,這個排澇泵站與其他泵站不同,它在水面上僅有一條不到一米寬的棧道可以到達池心。“由于棧道上面沒有遮雨棚,而且只能通過一個人,如何保護監測儀不被大雨淋濕成了一道難題。”吳厚榮說,為盡快完成工作任務,他用自己的雨衣將儀器包起來抱在懷里。
先監測溶解氧,繼而用采樣桶采集水樣,因為是熟手,吳厚榮完成這處泵站的監測只用了五六分鐘,但在這樣的暴雨里,采樣完成后他的全身已經濕透。
完成新埂泵站采樣后,小分隊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泵站。雨越下越大,但他們的行程卻沒有因為大雨而中斷,到中午時,建鄴區10個排澇泵站前池監測工作全部完成。
6月23日以來,像這樣的監測工作已經成了建鄴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站每天的“必修課”。“這樣的監測非常重要,可以讓我們每天掌握泵站前池是否存在污染,一旦發現問題,可以采取一些應急措施,避免泵站前池污水下河,守護河道梅雨季的水質安全?!眳呛駱s說。
越是雨季,這項工作越顯得意義突出
由于近期南京正值梅雨季,降水多,6月22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下發通知,要求加強梅雨期排澇泵站環境監管。接到通知后,南京市生態環境局要求各派出局立即啟動排澇泵站監測行動。
這樣辛苦完成監測是為了什么呢?建鄴生態環境局的相關負責人給出了答案:出現強降雨時,雨水會混入地表徑流和部分污水進入泵站前池,使前池水質變差,如果直接排入河道,將對河道產生污染。
“為保障水質安全,我們堅持對轄區10個泵站做到一天兩測,風雨無阻。”建鄴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站的龐偉說,監測站成立了一支由6個人組成的工作團隊,三人一班開展監測,端午節假期期間,小分隊也沒有休息一天。
“一般白天完成監測,回到監測站立即對采集到的水樣進行分析,晚上8點前要完成所有數據的測算?!彼f,梅雨季節降水多、天氣悶熱,在泵站前池監測完全就是上“蒸”下“煮”,小分隊成員身上的衣服每天是干了又濕、濕了又干。
“只要梅雨季不結束,我們一日兩測的監測行動也將一直持續?!饼媯フf。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