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民生

    有加有減尋找平衡點

    姚常房 陳明雁 發布時間:2020-06-11 16:10:00來源: 健康報

      一邊是疫情防控,一邊是復工復產,就像蹺蹺板的兩端,少了哪一方都不行,只有找到平衡點才不會顧此失彼。

      加:防控軟硬件在加碼升級

      6月初,安徽省淮北市人民醫院新的發熱門診開始施工了。這家醫院曾是淮北市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戰場,對感染科病區、發熱門診等進行改造后,專門收治淮北市區域內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感染性疾病科所在的位置是獨立的一棟樓,有一些基礎,所以改造起來比較容易,差不多用了3天。”不過,該院副院長任千里也坦言,考慮到疫情常態化,盡管改造了發熱門診,但仍然存在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空間比較狹小。因此,醫院決定新建發熱門診。新的發熱門診增加觀察病房,原來300平方米的舊發熱門診將成為升級版實驗室,以盡可能滿足實驗室的設置要求。

      疫情防控期間,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也添置了不少裝備。“國家層面鼓勵公立醫院有條件地開展核酸檢測,因此醫院迅速購置了集裝箱,附加裝置,實現了核酸檢測院內完成。為了做好應急準備,醫院還搭建了一個外形像集裝箱,內部擁有負壓病房、心電監護和搶救設備的特別診療區。”該院院長秦環龍說,對于核酸檢測,目前的壓力主要是如何科學界定哪些人需要核酸檢測,確保安全復工復產。

      為給醫院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廣東省2月底發布醫療機構恢復日常診療服務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提出了不少新要求。比如,成立一個防控專項工作組,建立一支感控督導員隊伍等。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劉冠賢還有一個希望,即增設感控專業職稱系列。一項對廣東省833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3145名院感防控專職人員的調查顯示,目前感控專業沒有單獨的職稱晉升通道,感控專職人員在科研、進修、培訓等方面處于劣勢,因此79.47%的醫療機構認為有必要單獨設置感控專科的職稱晉升通道。

      除了硬件、裝備、人員上的增加外,醫院管理者們還在思想上強化了公共衛生的理念。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醫衛界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大多涉及公共衛生、疾控體系建設。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的建議之一,就是構建平戰結合的醫療救治體系。

      他說,除了國家層面要完善各級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傳染病醫院的區域布局,規劃床位規模和院前急救系統外,也要強化醫院感染控制,可以考慮將二級以上醫院感染病診治、微生物病原體檢測、院感控制結合起來,搭建“三位一體”的大感染學科。

      減:線下減量催促線上增效

      復工復產初期,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接診了不少被疫情耽誤的患者。秦環龍記得,一位患者送到醫院時已經休克了,在這之前已經有發燒癥狀,但不敢來醫院。還有一些腫瘤患者、胃穿孔患者、孕婦合并發燒的疑似患者,就診過程非常曲折。

      不想就診,不代表不生病。“互聯網+醫療健康”在疫情期間成了滿足患者就醫需求的最短路徑,除開設新冠肺炎線上專家咨詢問診外,各醫療機構紛紛布局線上診療和互聯網服務。

      5月底,一則北京協和醫院開啟“線上診療”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作為國內頂尖醫療機構,該院的這一舉動無疑帶有風向標意義。據了解,北京協和醫院推出的線上診療能覆蓋患者復診的主要流程,支持在院病歷調閱、在線問診、檢查檢驗開具、處方開具、電子病歷書寫等功能,后續還將實現點對點藥物配送服務。

      其實,在疫情緊張時期,北京協和醫院的門診就做了服務結構方面的調整。該院門診部主任胡冰水說,以前只開展線下診療,后來提供“三位一體”服務:線下門診、電話熱線服務和線上健康咨詢。截至3月2日,內外科、婦兒、五官科、心理醫學科等40多個專業科室線上咨詢全部上線。在胡冰水看來,“三位一體”模式有可能成為未來醫院門診服務的一種選擇。電話咨詢、線上醫療服務、線下問診有機結合,共同構建一個連續診療的完整服務鏈條。

      在減少線下聚集時間的情況下,除了患者需求要滿足,醫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也很迫切。5月26日晚7時,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各級醫生、臨床博士后、在培住院醫師、在讀研究生50余人共同加入了一場線上臨床病理討論會。而早在今年1月底,遠程視頻會議模式就開始在北京協和醫院應用。在4月的醫院院周會上,該院再次強調在當前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鼓勵通過遠程會診、網絡視頻會議等形式開展臨床和學術交流活動,以減少人員聚集和防止交叉感染。

      新常態帶來新挑戰

      無論是增加服務環節,還是減少可能會帶來風險的因素,其實都是為了能夠更好、更安全地復工復產。有時“加”恰恰是為了“減”,而“減”有時卻又是“加”。不管如何,加加減減后,必然會帶來一場醫療服務模式的迭代升級。

      有人說,患者數量減少,是醫院最頭疼的事情。其實不然。記者在一家三甲醫院門診隨機詢問了一位醫生,他說,現在一上午30名患者,感覺很舒服,自己精力正好,患者得到的溝通時長也相對合適。“以前一上午要看七八十名患者,真的力不從心。”

      經歷疫情,不少專家建議借機加速對大型公立醫院的患者進行合理分級。北大國際醫院院長陳仲強說,建議政府對醫院門診施行預警機制,對醫院服務進行總量控制,強力推動雙向轉診和預約診療模式;對醫院內診療流程進行再造,盡量減少人員交叉,加快互聯網醫院建設,改變醫療服務模式,采用多種綜合措施與手段徹底轉變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狀態。

      采訪發現,對很多公立醫院尤其是大型公立醫院而言,他們擔憂的并不完全是就醫患者數量減少、業務收入減少,更多的是病人結構變化帶來的各種不確定,以及不能及時滿足患者新需求而產生的內在焦慮。

      “疫情讓病人的緊迫感下降,可能很多病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到醫院就診。如此一來,病人結構發生了變化。比如,腫瘤等剛需病人比較多,而某些慢性病病人和一些炎癥性疾病的病人可能會減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副院長劉爭說,這種變化從國家層面來講可能會加速分級診療制度的落地,但是短期內對大型三級公立醫院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劉爭解釋,患者結構變化后,危重、腫瘤患者比例增加,對學科結構、醫務人員技術水平要求提升。但是醫院收入下降,會導致對學科、人才培養投入下降,設備更新延緩,醫務人員的積極性調動也會面臨一些挑戰。同時,對于大型公立醫院來講,在現階段還面臨如何補齊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醫療短板的難題。“這些都值得思考,也需要積極應對。”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品第一页第一页|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日日躁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片|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凹凸精品视频分类国产品免费|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探花国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三级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 青青精品视频国产|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青草|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成全视频观看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