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新聞

    77人爭一崗位 2024國考報名人數首破300萬背后

    發布時間:2023-11-27 14:17:00來源: 北京商報

      11月26日,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正式開始。2024國考共有303.3萬人通過招錄單位的資格審查,報名人數首次突破300萬人。在國考持續升溫的同時,今年,考研報名人數連漲八年后出現首次下降。

      有分析認為,國考“走熱”與考研“遇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同時,國考“高熱”的現象不具有可持續性,既無法實現人才效應最大化,也不利于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因而需要鼓勵并發展實體經濟,提高非公單位吸納就業人口的能力,為國考熱“退燒”。

      國考考研

      11月26日,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4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正式開始。

      據國家公務員局消息,2024國考的招錄人數為39561,比去年增加2461人,漲幅近7%。網上報名與資格審查工作分別于10月24日18:00和10月26日18:00結束,截至報名資格審查工作結束,共有303.3萬人通過招錄單位的資格審查,報名人數首次突破300萬人。

      同時,今年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77:1,與去年相比,報錄比也有所增長。2023年國考計劃招錄3.71萬人,近260萬人報名過審,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70:1。

      “無論是從報錄比,還是從招聘人數的增長,都可以看出,國考對于青年人才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巨大的。”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與國考報名人數連年增長相關聯的是,高校畢業生人數近年來也在不斷刷新紀錄。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畢業生逐年增加推高了每年的國考人數。據統計,2021年高校畢業生為909萬人,2022年高校畢業生為1076萬人,2023年高校畢業生達1158萬人。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創紀錄的1187萬人。“所以,國考在一段時間之內都還會是熱門。”王鵬認為。

      國考不斷升溫,考研的熱度卻出現了下降。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為438萬,同比減少36萬人,下降約7.6%。這是自2016年以來連漲八年后,考研報名人數首次下降。

      從增長趨勢上來看,今年考研報名人數的下降并非毫無預兆。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2年,我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平均增長率為15.8%。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分別為377萬人、457萬人和474萬人,相較于2022年,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增幅明顯放緩,增長率從21.2%降至3.7%。

      低門檻競爭

      在一些報考者眼里,考研“遇冷”與考公“走熱”之間實則存在較強的因果關系。

      即將于2024年獲得第二學士學位的國考報考者李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考研的目的其實就是就業,為找工作提高競爭力,“考完研還得考公,如果考公能上岸,就不準備考研了”。李騰表示,“而且前幾年考研人數一直增長,所以就更加偏向將考公作為首選”。在廣西讀研的碩士研究生沈琛也向記者指出,他的本科學校其實比碩士院校好,選擇“逆向考研”,就是為了拿到碩士學位參加考公。

      不過,通過考研“踏過門檻”的國考生們,在考公上面臨的競爭壓力仍舊不低。據相關機構統計,截至報名結束,競爭熱度較高的前十個崗位報錄比均超1700:1。

      在熱門崗位中,登頂第一的崗位出現在“國家統計局寧夏調查總隊寧夏調查總隊業務處室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一職。該崗位競爭比高達3572:1,且只招1人。華圖教育湖北教研室主任朱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崗位從報考的第三天開始就一直穩居榜首,連續霸榜八天,是名副其實的“卷王”崗位。

      在王鵬看來,門檻不高,是該崗位被“扎堆兒”報名的原因之一。據悉,該職位招考專業廣泛,包含9大類專業,學歷要求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對于政治面貌、基層工作年限、服務基層項目等均無限制。

      與2024國考最熱門的崗位相同,2023年國考“最熱門”的崗位對于政治面貌、基層工作年限、服務基層項目等均無限制,該崗位是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一級行政執法員(三),此崗位僅招錄1人,報名人數高達6764人,其中5872人過審,競爭比達到了5872:1。

      “低門檻招錄職位報名人數居高不下,這既是部分冷門專業考生‘別無選擇’情況下的無奈,也是多數優秀考生求穩心態的體現。”宋向清表示,“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考生對自身實力和條件的不自信,也說明國考專業配置存在不均衡現象。”

      最大化可持續

      宋向清認為,國考越來越熱現象不具有可持續性。“既容易造成全社會人力資源分配不均、人才浪費,無法實現人才效應最大化,也不利于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

      為“國考熱”解題,王鵬認為,面向未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恢復發展,產業的轉型升級,年輕人的擇業觀、就業方向也會越來越擴展。“反過來,這對高校、科研機構的課程設置也產生了新的要求,要跟社會的需求、行業的發展深度融合,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服務。”王鵬表示。

      “另外,年輕人也可以在選擇專業以及自身能力方面做一些提升,這樣才能在未來找工作過程當中,針對性更強、能力水平更高,面向門檻高、要求多的崗位時也能更加匹配,這是很關鍵的一點。”王鵬表示。僅從國考上來看,據北京商報記者此前報道,在招錄專業上,近年來國考招錄的專業趨勢也不斷加強。以2024國考為例,僅有22人、16個崗位不限專業,比去年減少近一半。其他39539人、18392個職位均設置了專業需求,占總人數的99.94%、總職位數的97.06%。

      “客觀地講,未來給國考熱‘退燒’的最有效手段是鼓勵并發展實體經濟,讓實體經濟效益提高,從而帶動實體經濟從業者待遇提高、福利提高。”宋向清認為,其中的最大困難是如何提高非公單位吸納就業人口的能力,一方面,要增加就業崗位;另一方面,要提高就業穩定性;此外,還要提升從業者的待遇。

      “這三方面的問題短時間內非公單位無法解決。”宋向清表示,“不過,有幾大事實非常清楚地說明就業難、用工難等問題可以逐步緩解。”

      宋向清介紹,第一大事實是中國當前的就業市場中企業仍然是最大頭,承擔了最多的就業人口。第二大事實是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發展的動能和趨勢明顯,各級各類機構吸納就業人口的彈性在增大,潛力在增大。第三大事實是中國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嘗試比較成功,大力度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可以大大緩解就業壓力,也可以動搖部分畢業生參加國考的意愿。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冉黎黎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97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日韩高清成人毛片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导航|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99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