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文明確未來五年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目標 高質量的普惠金融體系將基本建成
央廣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記者夏青)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強調,在未來五年基本建成高質量的普惠金融體系,努力實現基礎金融服務更加普及、經營主體融資更加便利、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更加有力、金融消費者教育和保護機制更加健全、金融風險防控更加有效、普惠金融配套機制更加完善的目標。
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已經取得積極成效,金融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可得性持續提升。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銀行機構網點覆蓋97.9%的鄉鎮,基本實現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家家有賬戶。全國鄉鎮基本實現保險服務全覆蓋,大病保險已覆蓋12.2億城鄉居民。小微企業、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呈現“增量、擴面”的態勢,截至2023年8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7.7萬億元,涉農貸款余額55萬億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已經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繼續做好頂層設計,明確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實施意見的出臺,將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
在業內專家看來,這份實施意見對整個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和保險業,下一步普惠金融工作的重點給出了方向。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說:“未來來看,鄉村振興、新市民等,都成為我們新的普惠金融發展與新的方向,圍繞這些方向,相關的政策體系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在實施意見明確的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目標中,“金融風險防控更加有效”是一項重點目標任務。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客觀地說,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務群體金融素養與風險意識較為一般,更容易被打著‘普惠金融’旗號的犯罪行為所蒙蔽和侵害。因此,應進一步增強金融教育方式多元化、有效性,著重加強風險認知能力培養,切實提高普惠金融消費者金融素養和風險識別、防范能力;要運用科技和監管等手段來防范普惠金融領域的風險,不斷改進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同時,應加快重點領域改革化險、加強普惠金融法治建設,不斷優化我國普惠金融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制度環境和政策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