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回應物價走勢:中國經濟不存在所謂的通縮 后期也不會出現通縮
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8月份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具體到經濟的細分領域,各方還有一些比較關心的問題。比如,怎么看待當前的價格形勢,地方財政收入情況怎么樣,人民幣匯率能不能穩住等。在國務院新聞辦今天(20日)舉行的吹風會上,多部門重點回應了這些問題。
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1%,漲幅很小,怎么看待當前的價格形勢?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叢亮說,近年來,在國際高通脹的背景下,我國物價總水平保持相對穩定。今年以來物價仍然低位運行,需要重視。從8月份數據來看,居民消費繼續恢復,供求關系持續改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漲幅略有擴大、同比由降轉漲,工業生產者價格環比也由降轉漲、同比降幅收窄,都出現了積極變化。叢亮說,綜合判斷,中國經濟不存在所謂的通縮,后期也不會出現通縮。
叢亮表示:“綜合物價水平、需求恢復、經濟增長、貨幣供應量等這些因素一塊判斷,中國經濟不存在所謂的通縮,后期也不會出現通縮。價格指標屬于經濟運行的滯后指標,隨著需求穩步恢復,市場信心逐步增強,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加上低基數效應逐步減弱,我國物價總水平有望繼續回升并逐步回升到年均值水平附近。”
今年前8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增長了10%,財政支出增速也有所提升,財政運行總體平穩。不過,一些地方經濟發展后勁不足,財政運行呈現緊平衡狀態,怎么保障地方特別是基層財政平穩運行?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表示,中央財政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包括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充分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加強全國財政運行監測。
李先忠說:“2023年,中央財政安排對地方轉移支付10.06萬億元,剔除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專項轉移支付后增長7.9%。截至8月底,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下達9.55萬億元,具備條件的都已經下達完畢,為保障地方財政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財力保障。”
人民幣匯率變動和走勢最近很受關注,特別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近有所下降,怎么看待這個變化?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回應,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非常重要,但并不是人民幣匯率的全部,應該綜合全面看待,更加關注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匯率的變化。7月中旬以來,得益于國內經濟穩步回升向好,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匯率穩中有升。對于人民幣匯率的后續走勢,鄒瀾預計:“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回穩向好,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同時,在應對多輪外部沖擊的過程中,人民銀行、外匯局也積累了豐富的應對經驗,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儲備,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條件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工業是宏觀經濟的“壓艙石”,9月份以來,從工信部調度的用工、用電等高頻數據看,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工業生產都保持企穩回升的態勢。高質量、高附加值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撐,相關產業運行情況如何?在吹風會上,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重點介紹了造船業的情況:“1-8月,全國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訂單、手持船舶訂單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49%、68.8%和53.9%,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