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降價背后丨降價之外 “車到山前”路在何方?
央廣網北京3月22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當前,中國汽車產業處于高產能、高庫存、高市場潛力的“三高”并存狀態。去庫存,激發市場潛力,靠降價行不行?業內人士的看法是,短期可以,但長期肯定不可持續。
有業內人士表示:“無底線地降價,肯定要減少車輛的研發,或者減少車輛的整體投入成本,在某一些產品的配件方面可能會出問題。這代表著后續的一系列產品質量問題可能要暴露出來?!?/p>
多位專家預測,本輪乘用車降價潮可能會持續到4月份舉行的上海車展前后,因為不少車企會在車展上發布新車或者換代車型,以除舊布新的方式,推動價格回升。
老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除了降價,車企提升銷量還有什么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給出“三拼”建議,就是:拼技術、拼質量、拼服務。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說:“考慮到汽車工業正在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企業應該在產品技術、質量、服務等方面下功夫,企業在研發等方面投入巨大,提高產品的品牌力。”
從近年來的數據看,車企對研發的重視程度的確跟產品的市場認可度高度正相關。比如,奇瑞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去年銷量突破120萬輛,重回自主品牌第一陣營。吉利去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52%,營收創出歷史新高。多個汽車品牌已經明確,今年將繼續增加研發投入。理想汽車公關總監余巍說:“我們在智能和AI的資源上會進一步投入。今年我們的研發費用會超過100億,從產品研發、平臺研發、系統研發這三個維度,會持續發力。在做好研發和產品的同時,我們還會持續對銷售服務體系進行投入?!?/p>
提高產品力、品牌力也是政策鼓勵的方向。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重要引導力量。接下來將加強統籌,進一步健全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協調推進機制,協調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的全局性工作。辛國斌表示:“圍繞技術攻關、推廣應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持續發力,繼續培育創新水平高、綜合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p>
另一條路是拓展海外市場。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今年1-2月,我國出口汽車68.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43.2%。汽車出口額968.3億元,同比增幅高達78.9%。這說明,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不光賣得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高。當前,“出海”已經成為自主品牌發力的重點。蔚來用戶運營助理副總裁浦洋說:“我們在兩年前進入挪威市場,去年進入了德國、荷蘭、丹麥和瑞典四個國家的市場。我們還是希望穩扎穩打,相信隨著中國汽車品牌整體能力的上升,蔚來競爭力的上升,我們在當地的用戶運營和品牌運營會不斷增大我們的交付量?!?/p>
放眼全球,豐田、本田、大眾、特斯拉等汽車巨頭幾乎都是“買全球,賣全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中國汽車產業也要抓住機遇,走向世界。崔東樹表示:“中國的汽車出口已經呈現了一輪超強爆發增長的態勢。目前測算,如果今年保持這種態勢,我們可能有1000億美元的汽車出口收入,這實際上是巨大的收入。我們應該增加汽車出口的安排,使出口的良好形勢可以持續?!?/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