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多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設病床
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14張病床接收患者。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國家衛健委在12月26日晚間發布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新形勢下,國家衛健委明確提出,地方應擴大醫療服務供給,滿足患者的診療需求。為緩解二、三級醫院的診療壓力,最大限度為轄區居民提供住院診療等醫療救治保障服務,昨日,記者了解到,目前本市通州、豐臺等區正統籌區內實際情況,積極部署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開病床,部分合并了基礎病且有住院需求的輕癥患者,以及過了急性期但又不能中斷治療的患者可就近獲得住院收治服務,吸氧、補液、常規對癥治療等可在社區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解決。
豐臺21家社區衛生中心
均開設住院床位
按照近期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醫療保障局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提升重癥救治服務能力的通知》,各區要做好轄區內老年人合并基礎病等重點人員的摸排,提前摸清底數,根據健康風險等級實施分級健康管理。對中高風險重點人群,特別是獨居老年人,要密切監測,出現癥狀的,要及時指導進行診療。新的防疫形勢下,增加醫療服務資源供給刻不容緩。面對當前的就診高峰,本市多區立足本區實際情況,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醫院有效盤活資源、積極“擴容”、增加床位供給。
例如,在豐臺區,2022年12月23日23時,該區連夜啟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掛“社區醫院”體系升級工程,開展了安裝對接住院信息化系統工程、培訓相關住院工作流程、開展物資調配和采購等工作,目前全區21家社區衛生中心均開設了住院床位,而且通過連夜騰挪,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陸續完成280余張床位的增設和運行工作,可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住院服務。
部分基層醫院
開設24小時門急診
在通州區,作為“前哨站”的基層醫院,該區多家衛生院多措并舉解決群眾就醫過程中的難點、堵點,持續優化群眾就醫體驗。例如,在通州區西集鎮衛生院,除了開設24小時門急診服務、中醫新冠門診、脈氧監測等服務外,還在原有17把輸液椅的基礎上擴充到25把,原有30張住院床位的基礎上擴充到34張,全力保障轄區居民就醫服務需求。此外,西集衛生院與醫聯體核心單位潞河醫院上下聯動,通過前期已經建立好的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微信工作群,對疑難病例進行線上會診,妥善上轉重癥患者,積極接收下轉患者,暢通急危重癥轉診渠道。
34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全部建立發熱診區
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我國三級診療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正充分發揮著居民健康“守門人”的作用。北青報記者從市衛健委獲悉,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2000余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3.5萬余名醫務人員始終堅守在防疫一線。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主動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為高血壓等五類慢性病患者提供長期處方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送藥上門服務、開展缺藥登記服務,全力滿足廣大市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為貫徹落實“新十條”要求,有效應對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近日,北京市衛健委優化調整了相關政策,要求全市正式運行的34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建立發熱診區,為發熱等11類癥狀患者提供及時、有效、便捷的就醫服務。同時,組織專家制定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康復和社區健康管理等多項工作指引,結合社區衛生服務網格化管理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工作,規范有序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居家健康管理服務和分級分類診療服務,全力保障廣大市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探訪
緊急改造增開病床
提供救治護理服務
收到上級通知后,從12月24日起,豐臺區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緊急開展病房改造,經過各部門各科室兩天的籌措,醫護人員、設施、藥品、制度流程等均籌備、梳理到位,從12月27日起收住了第一批住院患者。
12月28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前往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病房探訪,中心內一層的病房區有4間病房以及一個搶救室,增開了14張床位用于滿足患者的住院需求。病房內,床鋪、桌椅、熱水、氧氣罐等一應俱全。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已經有4名患者在院內接受治療,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
在其中一個病房內,有兩名老人正在吸氧,目前狀態穩定?!斑@是一對老兩口,前期都感染了,轉陰之后,合并了細菌性肺炎,表現為咳嗽、乏力,為了得到進一步治療,就送來了醫院”,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副主任、病房副主任董偉介紹,“我們為老人進行了氧療、霧化,同時給予了抗炎治療,幫助促進排痰、減少憋喘。后續我們將結合老人的慢病情況進行對癥處理,如果病情出現變化,我們也會及時調整方案”。
豐臺區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宏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該中心可轉接來自二、三級醫院、病情過了急性期且需要繼續觀察救治的患者,也可接受轄區內有住院需求的老年慢病患者?!澳壳?,病房可以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救治、康復和護理服務。為了保證患者得到及時治療,我們還專門安排了醫護團隊,24小時照料住院患者。除了本中心外,我們的石榴園分中心也在加緊開展病房改造,預計未來將增加到50張床位,屆時將更好地滿足老百姓的住院需求,為百姓健康兜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