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3+2+1”緊密型醫聯體發展建設模式初見成效 潞河醫院:扎根基層守護腎病患者生命線
“現在到醫院做透析,又近又方便。”住在通州區老年病醫院附近的一名腎功能衰竭患者說。為更好地滿足患者需求,通州區積極探索“3+2+1”緊密型醫聯體發展建設,打造潞河醫院—區老年病醫院—郎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級醫療機構聯動模式,潞河醫院腎病中心將三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扎根基層,極大程度提升了轄區血液透析能力與服務水平。
從2018年起,區衛健委開始推進潞河醫院與通州區老年病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潞河醫院腎病中心派駐20余名醫護人員到老年病二級醫院給予技術指導與幫扶,經過多年努力,如今,區老年病醫院血液透析能力已從最初的20臺透析機位增至50臺,已先后為近200名患者(含北三縣地區)提供血液透析服務,為兩院血液透析中心同質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潞河醫院腎病中心主任李忠心介紹,與通州區老年病醫院就血液透析合作至今,兩院血液透析滿足全區45%透析患者的需求。“隨著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不斷深化,兩院將持續加強人員力量培訓,力爭盡早實現技術能力一體化,為轄區更多有需求的百姓服務。”李忠心說。
通州區緊密型醫聯體模式,為統籌調配轄區醫療資源及服務能力提供了便利。今年五一前后,通州區疫情形勢嚴峻。為有效緩解隔離人員、特別是規律透析患者就醫難題,潞河醫院按照區衛健委部署,借助緊密型醫聯體服務平臺,通過在本院區發熱門診設立負壓病房床旁血濾,在老年病醫院設立隔離透析區,有效避免了疫情傳播擴散,保障了隔離點與封管控小區隔離透析患者的治療延續性與生命安全。據了解,面對疫情防控與特殊患者生命安全需求的雙重壓力,潞河醫院腎病中心積極應對,設立專門通道和隔離空間,并與轄區多個社區點對點對接。“這種方式我們一直保持至今,疫情突發時,隨時可以投入一線戰斗。”李忠心說。
潞河醫院作為通州區屬三級醫療機構,其腎病中心有著多項“通州唯一”“全區率先”。2017年,潞河醫院腎病中心在通州區首開危重患者床旁血液透析。“以前由于技術問題,危重患者只有住進ICU才能進行床旁血液透析,部分有其他疾病的尿毒癥患者因為沒有床旁血液透析,無法在潞河醫院進行手術。”李忠心說,開展床旁血液透析后,有效提升了潞河醫院危重患者的診療能力。
據了解,潞河醫院的腹膜透析中心是京東地區規模較大的腹透中心之一,可為腹膜透析患者提供就診及復診等服務。目前,腹透中心管理著160余名腹膜透析患者。通過引進新技術、新儀器,四分之一的患者用上了自動化腹膜透析機,不僅緩解了并發癥,也使患者有了參與力所能及工作、回歸社會的機會。“手工腹膜透析需要患者在家4小時操作一次,使用自動機的患者晚上透析,不影響第二天上班。”李忠心說。腎病中心還為腹膜透析患者實施全面系統管理,包括為病人抽血、外口護理、更換外接短管等服務,并增設專家門診,由專科醫生及護士為每位透析患者進行檢查和病情評估,建立電話隨訪制度,并為非門診期間出現急性情況需特殊處理的病人提供呼叫護士服務,守護腹透患者安全。
5年來,潞河醫院腎病中心開展了腎臟病全周期管理工作。“全周期管理中,腎穿刺活檢開展以及腎衰竭管理門診的開啟,對延緩患者病情進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忠心說,“3+2+1”緊密型醫聯體模式將區內一二三級醫療機構緊密結合在一起,非常有利于腎病中心將健康宣教送到基層。通過宣教、用藥指導,中心可以以透析為分界線,重點做好前段管理,幫助更多人免受慢性腎臟病侵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