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礦山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春節后煤礦復工復產率達到88%
央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記者黃玉玲)14日,應急管理部召開2022年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礦山安全生產有關情況。
應急管理部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黃玉玲 攝)
去年全國礦山事故共死亡503人 同比下降12.7%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張昕在發布會上指出,2021年全國礦山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全國礦山共發生事故356起、死亡503人,同比分別下降16%和12.7%。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國煤炭產量41.3億噸、同比增長5.7%,創歷史新高,煤礦發生事故91起、死亡178人,同比分別下降26%和21.9%,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降至0.044,同比下降24%。
張昕介紹,2021年,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開展礦山安全生產綜合督查,進行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重點流域區域尾礦庫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分類處置909座“頭頂庫”安全風險;積極指導地方開展事故救援,成功救出74名被困人員,對4起重大事故掛牌督辦、約談問責、警示教育。
據悉,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成立煤炭安全保供專班,出臺增產保供政策,堅守安全底線,優化核增程序,壓縮辦理時限,批準207處煤礦臨時增產保供,增加產量1.1億噸;各地對保供煤礦開展“一對一”會診服務,督促煤礦上級公司向保供煤礦派駐工作組、簽訂包保責任書,實現煤礦穩定保供、安全保供。
張昕指出,今年以來,全國礦山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1-2月,共發生礦山事故25起、死亡40人,分別下降46.8%和43.7%。但礦山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面臨著礦產品價格持續高位、復工復產相對集中、重大災害日趨嚴重、采掘接續緊張等帶來的風險和挑戰,近期貴州、云南等地接連發生事故,暴露出一些地區和企業安全發展理念不牢、法治意識淡薄、違法違規行為屢禁不止、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基礎薄弱、監管監察能力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亟待解決。
春節后煤礦復工復產率達到88%
發布會上,國家礦山安監局安全基礎司司長孫慶國介紹,春節后,一些停工停產煤礦陸續開工生產,截至目前,正常生產的煤礦達到2098處,產能38.7億噸/年,復工復產率達到88%,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孫慶國表示,國家礦山安監局積極開展保供煤礦生產能力核增現場核查,截至目前,207處保供煤礦已完成現場核查的達到176處,剩余的31處預計3月底前能夠全部完成。
記者了解到,此前,國家礦山安監局梳理出85處手續不全、受用草用地等影響沒法進行正常生產或不能達產的煤礦,及時轉交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加快解決手續問題。目前,85處煤礦中已經有60處煤礦實現正常生產,產能達到了1.76億噸/年。
孫慶國指出,國家礦山安監局將保供煤礦和復工復產煤礦作為監管監察執法重點,采取異地執法、采掘接續專項監察、明查暗訪和遠程監察等方式,對不顧安全實際下達增產指標,隨意增加采掘工作面,搞人海戰術,隨意縮減災害治理工程、壓減災害治理時間、采掘接續緊張煤礦不采取相應措施,以及不具備條件違規復工復產的行為,嚴格執法,做到發現一處、查處一處,確保安全生產,確保保供形勢穩定。
舉報礦山重大隱患和違法行為最高獎勵30萬
去年12月15日山西呂梁孝義、12月27日運城絳縣分別發生一起非法盜采礦產資源導致人員傷亡的事件,為吸取事故教訓,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新聞發言人、綜合司副司長趙玉輝在發布會提到,對于舉報礦山重大隱患及違法違規行為核實的,規定最高獎勵30萬元,最低也有3000元獎勵。舉報者可撥打12350舉報電話,或者采取書信、電話、傳真、微信、郵件等多種形式進行舉報。
趙玉輝表示,國務院安委辦已專門下發了通知,嚴厲打擊無證開采、超層越界、一證多井、死灰復燃等6類非法盜采行為,并從健全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嚴格關停礦山的安全管控,嚴厲追責問責和強化社會監督等進行安排要求。
同時,國家礦山安監局積極配合政法機關和自然資源部門等開展打擊礦產資源犯罪活動、打擊金礦“洗洞”盜采專項整治行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