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搜尋生命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 徐鑫雨
1月22日6時許,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塘房鎮涼水村發生山體滑坡。
災害發生后,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隊鎮雄大隊4車28人第一時間到場開展救援。云南消防總隊派出全勤指揮部及昆明、曲靖、玉溪、楚雄、訓保和搜救犬支隊共812人174車45犬,于1月22日當天先后趕到現場展開救援,至當天深夜,搜救出11位失聯人員。
“接到報警后,鎮雄消防大隊第一時間出動警力,通過現場了解、衛星圖像等方式核查災情。現場,消防隊通過設備與搜救犬結合,對受災區逐層剝離,發現被褥、床鋪、衣物后,人工搜索是否存在埋壓人員。”昭通消防支隊政委李飛介紹,“起初,現場作業面很窄,消防大隊連夜拆除危房,將掩蓋面打通,實現全線救援。”
23日上午,零下3攝氏度,5個消防支隊分成5個作業面進行搜救,救援速度明顯加快,一臺臺挖掘機將巨石挖開之后,一隊隊消防隊員冒著綿綿細雨和刺骨寒風,用監測儀器和雷達搜尋失聯人員,再用小鐵鏟和手指刨出失聯人員。“我們24小時連續作業,白天30人一組,夜里15人1組,2小時一輪,爭分奪秒搜尋生命、搶救生命。”李飛說。
云南省曲靖市消防救援支隊紫云路特勤站“永山班”班長董永山22日一早隨著曲靖消防支隊趕來救援。
曲靖支隊負責山體滑坡核心區的救援工作,離滑坡區近,工作伴著落石滾下的危險。董永山對記者說:“山體滑坡導致有的受災群眾被埋壓在10多米的深處,生命探測儀很難檢測到,目前主要靠挖機和人工等方式救援。”
云霧中不穩定的山體還有滑坡可能,因此這次救援不僅每個點位都設有觀察哨,還通過無人機定期監測、邊坡監測巖石移動情況。受凍雨天氣影響,地面濕滑,加上救援區石塊、鋼筋扎堆,稍不留神就容易打滑受傷,增加了現場救援的難度。
“我們支隊的一只搜救犬,在廢墟里搜尋失聯人員時腳被劃傷了,只能退出戰場。”玉溪市消防支隊隊員李超說。記者了解到,僅在昭通、玉溪、曲靖3個支隊,23日就有5只搜救犬受傷。
截至1月23日17時40分,共搜救出31名失聯人員,均無生命體征。223戶918人得到緊急轉移安置。
天黑時,在救援現場,記者還遇到了馳援鎮雄的貴州畢節、六盤水兩個消防支隊的隊員,他們剛撤出作業面休整。
目前,救援現場共有省、市、縣救援力量1000余人,搜救犬81只,挖機、裝載機、運輸救援車輛150余臺(輛)參與救援,現場部署6支專業搜救分隊,利用雷達生命探測儀、音視頻探測儀、無人機、搜救犬等技術手段,在受災各個區域爭分奪秒開展搜救作業。
夜深了,救援現場還在挑燈夜戰,一個個消防隊員依然奮戰在亂石中、風雨里……
(光明日報云南鎮雄1月23日電)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24日 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