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高質量普惠托育服務如何實現

    發布時間:2023-12-25 09:5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靳曉燕 光明日報通訊員 謝 羚

      嬰幼兒階段是教育的起點。在“家門口”能否享受到普惠、科學的托育服務?便捷、經濟、智慧的普惠托育體系如何構建?日前,第三屆托育服務發展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嬰幼兒托育服務領域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分享觀點及實踐經驗。

      托育服務既是“關鍵小事”,也是“民生大事”。黨中央高度重視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和托育服務工作,近年來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國家衛健委發揮牽頭職責,會同有關部門積極貫徹落實,逐步建立健全托育服務政策法規體系、標準規范體系和服務供給體系。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全國托育服務機構總數達7.57萬家,提供托位數362.4萬個,全國千人口托位數為2.57個。

      國家衛健委流動人口服務中心副主任劉芳表示,提供便捷優惠、專業規范、智慧科學的普惠托育服務,是提高人口質量、促進積極生育發展的重要措施。“從調研看,普惠托育的供給明顯不足,目前的托育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價格居高不下,這些都是在發展普惠托育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

      “家庭對于兒童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研究員、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0~3歲兒童托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王惠珊指出,大部分0到3歲孩子生活在家庭中,即使上托育機構,一天當中還是有一半甚至一半多的時間在家庭。家庭的養育、照護對孩子早期發展非常重要。

      “嬰幼兒處于性格形成,習慣養成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家庭教育對于嬰幼兒來說具有長期性和基礎性作用。”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李曉巍認為。

      當前,社會對托育機構的需求逐漸增高,對托育高質量服務的期望值同樣增加。李曉巍介紹,研究發現,家長的教育期望過高與其自身教育能力不足之間存在現實矛盾,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則存在不便利、不精準、質量低的問題。如何根據家庭所需,提供適配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應從家長角度出發,關注其實際需求,提高嬰幼兒家庭獲得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可及性、相關性、相適性。”

      王惠珊表示,家庭養育照護指導,主要是針對父母養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在對家庭養育環境、父母育兒狀況和兒童健康狀況科學評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比如養育照護、安全照護、如何建立健康的親子關系等,都是需要科學引導的。”

      近期,《關于促進醫療衛生機構支持托育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這是助力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有力舉措。

      青島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嬰幼兒養育照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許培斌認為,醫育結合,即養育照護與衛生健康相結合,一方面可通過嬰幼兒家庭及托育機構的養育照護保障嬰幼兒健康目標實現,另一方面可通過醫療保健機構的衛生健康服務促進嬰幼兒養育照護質量和效能提升。

      目前,已有不少醫療衛生機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結合地方實際和托育機構的需要,發揮資源、人才優勢,開辦了托育機構,也帶動和引領了當地托育服務事業的發展。

      人才隊伍是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版新增了嬰幼兒托育中職、高職專科和高職本科專業。2023年,全國高職專科共備案托育服務領域相關專業點3415個,比2021年增長了12.8%。

      “2022年,保育師和育嬰員列入全國最缺工種排名。”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評價專委會副主任秦旭芳說。

      服務對象年齡越低,對服務人員的素質要求就越高。“嬰幼兒照護對專業性要求非常高,不僅需要多領域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技能,需要知行合一的實踐智慧。”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童連表示,現實中,這兩者可能是割裂的,“就比如,剛畢業的學生掌握了知識,也獲得了一定的技能,但是在面對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照護環境時,仍然會覺得有些力不從心。”

      目前,托育師資人才供給主要源于中職和高職院校。四川天一學院健康產業學院教師梁瑜倩認為,2021年職業教育專業目錄的變化,意味著培養方案的轉變、學生素質的提高,標志著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規范和升級。“作為本專業的高職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是來自兒童心理、健康護理、早期教育、社會工作、營養與食品衛生等多個學科的知識。高職院校重視實踐導向,通過產教融合、醫育結合、醫養教融合等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積累了面向就業市場的實踐經驗。”梁瑜倩說。

      但現實中,常常出現這樣的矛盾:一方面是社會有需求,一方面是學生就業時遭遇信任危機。原因何在?梁瑜倩分析,一是現在的培養方案與學前教育專業有明顯的同質化現象。一些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機械復制學前教育的內容,仍然以“教育”為主,缺乏“養育”相關的醫藥類課程,因此學生就業時無法顯示出專業優勢。二是學生就業傾向與嬰幼兒托育行業需求契合度不高。托育機構的工作種類繁多,難度也較大,不少畢業生更愿意選擇去幼兒園、小學或者其他行業工作。

      梁瑜倩建議,加快頂層設計,厘清專業定位;擴大專業開放度,延長培養周期;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25日 08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99精品视频在线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专区|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级区| 日韩在线a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国产精品电影网在线好看|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另类ts人妖精品影院|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的使用体验|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www.国产精品.com|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