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構建中華古籍的數字網絡家園

    發布時間:2023-11-21 10:21: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華古籍資源庫”

      構建中華古籍的數字網絡家園

      近日,古籍數字化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11月7日,在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正式發布,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報送的“構建中華古籍的數字網絡家園——‘中華古籍資源庫’建設與服務實踐案例”成功入選。

      這既反映出古籍數字化在全球文化交流互鑒中的意義,也展現出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近些年在推動古籍活化利用、提高古籍服務效率方面的積極探索和顯著成效,敦促著相關古籍存藏單位加大古籍數字化的推進力度。

      整合館藏

      自建與共建相結合

      “中華典籍浩如煙海,是中華文明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古籍保護、傳承和利用,彰顯文化自信,關系文脈國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源泉和動力。”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表示,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秉承“保護古籍,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宗旨,積極推進古籍數字化和資源開放共享。

      國家圖書館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古籍數字化工作,積極建設各類特藏資源庫。特別是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國家圖書館不斷通過自建、征集、海外合作等方式整合匯聚資源,陸續發布了大量館藏善本、古籍特藏。2016年,“中華古籍資源庫”正式發布。

      據國家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自建資源方面,國家圖書館主要是依托豐富館藏開展古籍數字資源建設。例如,近年來,與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合作,開展國家圖書館善本縮微膠片數字化,這種方式成本低、速度快,在5年多時間里,國家圖書館2/3的古籍善本(約2萬部)實現了數字化和在線閱覽。同時,陸續啟動館藏普通古籍、少數民族文字古籍數字化項目,今年9月就發布了“民族文字古籍特藏”和“各地民族文字古籍特藏”“珍秘公天下”3個專題庫。

      在資源共建共享方面,一是征集國內古籍收藏機構資源,如征集天津圖書館兩批總量6600余部明清版本古籍數字資源、云南省圖書館兩批有代表性的古籍文獻數字資源共267部等。二是積極開展海外古籍數字化合作項目,如與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合作,在線發布該館經部、史部善本和齊如山戲曲小說專藏共計931種等。

      目前,“中華古籍資源庫”面向全世界公益發布甲骨、敦煌遺書、宋元明清善本、永樂大典、碑帖拓片、民族文字古籍、老照片、年畫等全文影像子庫24個,幾乎涵蓋中華文明各類型珍貴文獻,資源總量超過10.3萬部/件、2640萬拍、1013TB。

      張志清表示,“中華古籍資源庫”的珍稀性、系統性、快捷性有效緩解了古籍藏與用的矛盾,其價值不僅在于保存古籍本身,更在于以開放、共享的姿態為每一個人提供平等獲取中華典籍知識的平臺。

      提升效能

      邊建設邊服務

      “‘中華古籍資源庫’的最大特點是能夠實現全文影像閱覽。相關影像數據、書目數據均按照相關國家標準和規范要求展開,即要圍繞不同類型的文獻提供專業化的著錄加工和標注。”國家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說,這意味著,讀者在線上享受全文影像的同時,也能享受專家鑒定研究和文獻整理的成果。

      該資源庫采取邊建設邊服務的方式,24個子庫各具特色。例如,“敦煌遺珍”數據庫發布了國際敦煌項目的成果,該項目聯合世界各地收藏機構共同開展敦煌西域文獻保護、編目和數字化,利用統一平臺發布文獻信息與圖像。“碑帖菁華”數據庫提供全文影像、著錄石刻拓片的基本信息,還實現了地點、時代的關聯檢索,同時公布了3000余幅明清石刻拓片的錄文。“甲骨世界”數據庫標注了甲骨文獻的出土地、時代、來源、尺寸、數量、主題、釋文等,并提供了實物與拓本影像的關聯查看……

      此外,在國家古籍數字化工程的支持下,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本著聯合創新、開放共享的理念,與北京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字節跳動公益等機構合作,圍繞古籍資源知識化加工和智慧化服務的關鍵技術問題進行試點攻關,先后推出了“《永樂大典》高清影像數據庫”“《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知識庫”等系列創新應用成果。

      讀者和研究者足不出戶便可以在線上查找并閱覽古籍資源的方式頗受好評。特別是2020年“中華古籍資源庫”全面提升讀者服務效能以來,實現全庫統一檢索、高清呈現,以及免注冊、免登錄閱覽,系統訪問速度顯著加快,讀者訪問量呈幾何級數上漲,近3年點擊量累計達3億,成為目前古籍資源類型和品種最多的綜合性資源共享發布平臺。

      山東大學教授杜澤遜認為,古籍數字化是我國古籍史上的歷史性轉折,必將對學術文化的繁榮發揮長效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放眼未來

      持續推進古籍數字資源建設

      截至2022年底,國家圖書館館藏古籍特藏總量達到300萬冊(件),其中古籍197.68萬冊(件),各類特藏文獻約102萬冊(件)。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面對浩如煙海的古籍,數字化工作量極其巨大。在開展古籍全文影像工作的同時,相關單位還要開展專業的數據標引、整理及必要的修復工作,這既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也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持。因而,古籍數字化工作在量與質上都面臨著較大挑戰。當前古籍數字化的進展還不能完全滿足學界和社會的需要,相關工作任重道遠,需要社會各界持續不斷努力。

      對此,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及各地古籍存藏單位近年來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和《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持續挖掘古籍時代價值,促進古籍有效利用,推進古籍數字化及資源開放共享工作。

      張志清表示,未來,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將積極探索共建共享途徑,持續加大古籍數字資源建設和發布力度,通過建設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不斷改進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水平,構建中華傳統文化知識核心和文化共同體,實現中華珍貴典籍的跨時空傳播,讓古籍走近大眾,在數字世界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本報記者 張妮)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re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国产麻豆9l精品三级站|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有码在线视频| 国产主播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精品高清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精品|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片久人|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 国内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蜜芽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