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支持科創強度和水平持續提升
光明日報北京7月27日電 記者楊舒從27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近年來,在各部門和金融機構的支持下,我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強度和水平持續提升,科技、產業、金融相互塑造、緊密耦合、良性循環的格局正在形成。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介紹,我國科創金融制度和市場體系持續健全,初步建成包括銀行信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創業投資、保險和融資擔保等在內,全方位、多層次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管理部門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服務科技創新的專營組織架構、專門風控制度、專業產品體系、專項考核機制,推動信貸資源向科創領域傾斜。
科技型企業貸款持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截至2023年6月末,我國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2.5萬億元,同比增長41.5%,連續3年保持30%以上的較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36萬億元,同比增長25.1%,連續3年保持25%以上的較高增速;全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為2.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4%,連續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同時,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型企業的功能明顯增強。截至2023年6月末,科創票據、科創公司債余額約4500億元,超過1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規模近14萬億元。
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表示,科技部始終把促進科技與金融融合,打通科技、產業、金融通道作為科技體制改革攻堅的重點內容,主動加強與金融管理部門的合作,科技金融政策體系持續完善,并發揮再貸款貨幣政策工具激勵作用,銀行向科技型企業投放貸款的積極性持續增強。同時,科技部發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作用,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導向持續凸顯。目前,轉化基金已設立36支子基金,在項目層面帶動社會資本投資超過1000億元,放大比例1∶18。已投企業中,中小微企業占比超過90%,已有36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據悉,截至今年6月底,科創板上市企業有542家,總市值達6.72萬億元;北交所上市企業有204家,總市值超2668億元。在金融的助推下,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至第11位,正在建設科技強國的道路上穩步邁進。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28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