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黑土地上播下新希望——產糧大市佳木斯春耕見聞

    發布時間:2023-05-06 09:4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季雅寧

      “種得不錯咧!”在黑龍江省富錦市興隆崗鎮興勝村,黑土地上夾雜著泛黃的秸稈。遠處,嶄新的紅色農機正隆隆地向前開去,留下兩條筆直的車轍。41歲的任慶偉和幾個村民合伙成立了谷物合作社。今年,他的合作社新購置了兩臺免耕機。

      “免耕好啊,不用犁地耙地,省時省力。聽專家說,還能保護咱黑土地哩!”任慶偉呵呵一樂,“俺們合作社今年一共承包了5000多畝地,這要是擱前些年靠人力,累死都種不了這么多地!”

      眼下,東北地區正值春耕生產季,記者來到產糧大市佳木斯,探訪春耕故事。悠悠白云下,蓄力了一個冬天的黑土地又沸騰起來。

      種養結合,黑土地保護意識增強

      正午時分,在樺川縣東河鄉九陽村,種了20多年地的“老把式”宮寶軍正駕駛著擦得锃亮的農機行駛在田間地頭上。

      “今年打算種啥?”“這塊地去年種的大豆,今年種玉米,得輪作才行。”宮寶軍指了指地頭,“那是我們縣技術推廣中心楊主任,每年春耕,他都來現場進行技術指導。我們縣是國家黑土耕地保護利用示范區,種什么、怎么種,都有說頭。”

      “玉米和大豆是理想的輪作‘伙伴’,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可提高土壤肥力,促進玉米增產。”樺川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楊忠生解釋說,“秋收后,將上一季的作物秸稈粉碎,再深翻回填。配合來年的有機肥深混、保護性耕作、種植結構調整,能夠有效地改善土壤結構,讓黑土地更有‘勁’。”

      剛從另一頭折返回來,宮寶軍跳下駕駛室,打開車尾部的幾個艙蓋,準備往里填種肥。“以前憑感覺漫撒,容易整多,下肥的深淺還不一樣,造成出苗時間不同,時間長了還導致土地板結、地力減弱。現在科學種植,合理利用肥料,出苗又齊又壯,省得再補種。”宮寶軍感慨,“肥用得少了,產量還提升了!”

      “縣里設立了科技特派員,與省農科院合作開展了田間大課堂,設立農藥包裝回收利用屬地管理制……樁樁件件,都是為了讓大家保護好、利用好這‘耕地中的大熊貓’!”楊忠生說。

      良種良法,助力糧食增產

      早上7點,空氣中彌散著稀薄的霧氣。步入樺南縣鴻源農業開發集團科技示范園區,秧苗大棚里暖意洋洋,稻香撲鼻而來。

      眼前,一行行排列整齊、青翠欲滴的秧苗微微搖曳。不遠處,忙碌的科研人員正在給盤里的秧苗插上地簽。

      “這是我們的育種材料棚,眼前的一簇簇稻苗,都是不同的品種。”企業負責人孫斌說,“從冬季考種,到催芽、擺盤、下地,每個品種我們都建立了育種檔案,方便追根溯源,可以更加直觀地進行品種選育。”

      種子選育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通常需要10多年的努力,為啥不直接購買種子?“買來的種子不一定適合本土種植,我們選育的種子適應性強、產量高、口味好,抗病性還強,合作社的農戶們都很放心。現在,我們一共審定了24個品種,還有3個國審品種,覆蓋全省第一至第五積溫帶。”孫斌自豪地說。

      “好種子才能帶來好收成。”樺南縣梨樹鄉紅利村村民趙秀影深有感觸。她家今年一共包了700多畝地,種的就是廣受農戶好評的品種。“種地前就跟合作社簽了訂單,種完不愁賣,一年純利潤能有30來萬元,兩個孩子上學沒啥負擔!”

      有了良種,還需要良法配合。在樺南縣水稻分子育種研發中心大廳,電子屏上不斷閃爍變換的各項數據模塊引人注目。

      “這是我們近些年引進建設的農業智慧平臺。”孫斌介紹,該平臺與田間地頭設立的傳感器相結合,經過多年的數據積累建模后,能夠精準地根據溫度、天氣、土壤墑情等關鍵數據,為近期田間管理提供可靠措施。

      “都說杏樹開花種大田,像我們種水稻的,一般在種大田后幾天進行移苗。但經驗并不是次次都準確,難保有意外發生。”孫斌說,現在有了智慧平臺數據支撐,能夠準確判斷水稻移栽時間,避免錯過農時。

      高效高產,增收底氣更足

      在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稻田里正是一派水花翻滾、農機轟鳴的火熱景象——拖拉機懸掛著打漿機,正在泡田整地。

      “合作社今年預計種植1萬多畝水稻,趕上這幾天溫度適宜了,就能下田插秧。為了避免‘苗等地’現象,得趕緊泡田打漿。”合作社理事長劉春介紹。

      今年是閏二月,氣溫低,周圍農戶的大棚或多或少都有損失,劉春的合作社一點沒受影響。“多虧了去年實施的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劉春說。

      “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涵蓋田、土、水、路、林、電、技、管8個方面。以往農田基礎設施不完善,抗災能力弱,遇到極端天氣農民損失非常大。”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羽介紹,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等系列工程,將有效增強農田抗災減災能力,顯著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在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合作社也進行了高標準農田改造。“我們今年對這1000畝地進行了格田改造,把原先162個小格田改造成20個大池子。”順著合作社理事長李玉成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一塊塊大池田非常平整。

      為啥改動這么大?“小池子不利于大農機作業,雇人成本年年增加。格田改造后,減少池埂、水渠占地,種植面積增加了不說,人工成本也節省不少,一坰地省下500塊錢,一年能省3萬多元。”李玉成算著經濟賬,“配備了北斗導航的大農機,作業效率提高了1/3。”

      高效帶來高產。“大機械插得直溜,株距標準,利于水稻通風,每畝能提高2%到3%的產量哩!”李玉成語氣中充滿贊嘆。

      據佳木斯市農業部門統計,今年全市春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預計為1914.9萬畝,水稻應播448.7萬畝,玉米應播691.7萬畝,大豆應播740.1萬畝。預計5月20日前大田播種工作基本結束,5月25日前完成水稻插秧。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1区2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1717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区|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