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地降血脂 遠離心梗腦梗
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高”眾所周知,而防治“三高”的終極目標卻未必人盡皆知。
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首位死亡原因,疾病負擔沉重,其中最大的負擔來自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病,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心梗和腦梗共同的病理機制。“三高”被認為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病發生進展的最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故而,防治“三高”的意義在于避免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生發展。
■重視定期血脂篩查
日前,在“健康妥妥站”高血脂健康科普系列活動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吳恒趨表示,血脂異常患病率逐年增高與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有關,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而且喜歡高糖、高熱量的食物,還有缺乏運動、抽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這些都是造成血脂異常的重要因素,使血脂異常趨于年輕化。不論哪個年齡段都要關注自己的血脂健康,尤其是中青年人。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血脂異常的知曉率和治療率均偏低,患病率卻逐年升高,遠超高血壓、糖尿病的患病率。吳恒趨副主任醫師指出,很多人對血脂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不夠重視。實際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越高,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病的風險越大。同時,還要關注容易與血脂異常伴發的其他血管風險因素,例如高血壓、高血糖等。相對于高血壓、高血糖的典型表現,血脂的變化往往“悄無聲息”,很多人是在每年常規體檢中才發現異常的。因此,公眾要重視定期的血脂篩查。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病方面,臨床上還有很多檢查方式,例如頸動脈斑塊影像檢查,從是否存在頸動脈粥樣斑塊更加直觀地顯示血管的健康狀態。治療上,老百姓身邊的國大藥房、復美藥房等順應患者的用藥需求,提供規范用藥指導,滿足醫保高覆蓋率的同時提升藥物可及性和便捷性。
■分層評估與規范用藥
有效控制血脂異常,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對縮小或逆轉斑塊、維持斑塊穩定,防控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病具有重要意義,幫助降低腦梗、心梗死亡等心腦血管臨床事件風險。多個權威指南認為,要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作為首要干預靶點。國內外公認他汀類藥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首選。大量循證醫學證據顯示,他汀類藥物可降低一級預防及二級預防人群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病事件風險。
用藥過程中,有些患者因為擔心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而對長期用藥產生擔憂。實際上,他汀類藥物是國內外指南推薦的一線用藥,積累了比較多的臨床使用經驗。但患者在用藥過程中還是應當遵循醫囑,出現任何情況要及時聯系自己的主治醫生進行咨詢。
不少既往腦梗或心梗的患者認為自己血脂處于正常范圍內就可停藥。吳恒趨副主任醫師表示,這部分患者仍需堅持降血脂治療。經過疾病風險分層評估后,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囑進行血脂管理,不可自行停藥。對于反復血脂異常的患者,更需長期用藥,把血脂妥妥地降下來。(喬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