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學科與產業融合 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發布時間:2023-03-27 10:25:00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李飛(浙江大學中國科教戰略研究院副教授、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一體化統籌布局,突出了三者整合協同、共同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地位與重大意義。而學科與產業作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辯證統一發展的兩類最為重要的載體,二者之間的融合水平體現了一體化配置效率以及一體化發展質量。

      讓學科與產業形成良性互動

      高等學校的學科組織是從事科技研究、人才培養的主體,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培育載體。企業作為產業微觀組織將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轉化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一動力,因此產業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創新載體。

      全球科技創新規律和經驗表明,從學科到產業的發展不是鏈條式,更不是單向式的?;厮莸谌涡畔⒓夹g革命演化歷程,從半導體理論到晶體管的發明,再到催生了蘋果、英特爾、微軟、谷歌等一大批科技型企業,而這些科技型企業的研發活動又反過來激勵了信息科學的發展,例如微軟投資的OpenAI開發的ChatGPT模型實現了人工智能領域的重大突破。因而,有 “斯坦福大學成就了硅谷、硅谷也成就了斯坦福大學”這樣的說法。源于學科突破、興于產業發展、榮于人才匯聚,這便形成了學科與產業良性互動、有機協同的融合發展態勢。因此,我們應以學科與產業深度融合為戰略核心,大力建設世界一流學科與世界一流企業,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更好地一體化發揮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加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統籌推進學科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要堅持體系觀思想,優化學科治理體系,強化創新主體地位,統籌推進學科與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創新資源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等不同系統間的一體化貫通性配置,實現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提升。

      一是優化促進一體化發展的學科治理體系。近年來我國非常重視交叉學科建設,但是,交叉學科的評價與治理體系還有待完善,學科與產業融合發展還不夠緊密。應以實體化運行的思路推進原有的學部制改革,切實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完善“學院主責教育、學部主責科研”的矩陣式結構。

      完善校院兩級治理體系,進一步提高學院辦學自主性,擴大辦學自主權,充分發揮學校在一流學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在國家鼓勵和支持學科交叉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加強學校層面在學科交叉領域的統籌協調作用,對學科交叉前沿重大領域做足規劃預測、強化資源配置、固化制度體系,建立更加靈活的新興學科的設置程序,激發與保障學科體系的發展活力。

      二是強化促進一體化發展的創新主體地位。行業科技領軍企業具有明顯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資源要素整合和集成創新能力強,對促進學科交叉融合以及科研成果轉化具有引領帶動性作用,能夠高效地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具備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領軍企業是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體現。為此,應瞄準事關我國產業、經濟和國家安全的若干重點領域及重大任務,推動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有機整合,組建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實施一批面向未來產業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強化跨學科研究力量統籌動員與組織協調能力。此外,還應引導加強一流企業對重點領域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投入,校企合作設立一批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發揮企業在產學研資源整合方面的優勢,堅持在重大項目、創新實踐中建設發展學科、發現培育人才。

      三是完善學科與產業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以“產學研用”融合創新思路,央地協同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平臺建設布局,以任務為導向打造跨領域、多層次、多學科交叉的科技攻關人才隊伍,形成一批支撐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標志性成果。圍繞國家和地方確定的重點發展領域,推進高校與行業科技領軍企業合作成立學術指導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促進學科建設、專業認證與創業就業資格協調聯動。鼓勵支持校企共同開展基礎性、前沿性科學技術研究、技術科學研究,除捐贈形式外,對于企業投入到交叉前沿學科建設的科研經費也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政策,同時建立完善國有企業投入開展基礎研究活動的評價激勵機制與免責機制。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99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网站麻豆精品视频|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美女内射无套日韩免费播放| 日韩在线精品一二三区|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成a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免费| 色婷婷激情av精品影院|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九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