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黔?。禾镩g地頭綻放芳華

    發布時間:2023-03-08 09:50: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臘梅迎香》創排期間,從藝十余載的演員鄭涵月多次隨團深入麻懷村,去過數十個扶貧點,走訪了數百名干部群眾。當地村民和院團的演員們越來越熟悉,不住感嘆:“我們麻懷村是你們的第二故鄉咯!”

      演員從黔劇經典唱段唱到新創作品,觀眾也大著膽子跟唱、學唱,甚至有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蹣跚走到臺口,想要爬上舞臺。節奏不一的合唱響徹山間。

      《黔劇動漫》走進省內小學校園甚至幼兒園。黔劇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經過動畫人物的表演闡釋,引得孩子們競相模仿。在一片歡聲笑語的交流中,許多小朋友迫切地舉手提問,想要學習了解黔劇知識,盡情感受戲曲藝術的獨特文化魅力。

      “作為一個地方戲曲院團,能夠5次走進國家大劇院,很不容易?!庇蛫y未卸,貴州省黔劇院院長朱宏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這是他時隔三年再次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這次帶來的劇目,是新戲《臘梅迎香》。

      演出結束時,舞臺上的朱宏與演員們牽著手在觀眾的掌聲里謝幕,一次又一次。貴州人愛聽的黔劇在首都飽受贊譽,《臘梅迎香》作為“百戲中華”國家大劇院非遺戲曲展演活動的首部劇目,一出場就贏得“碰頭彩”。

      “我興奮地看到貴州省戲曲界的一朵鮮花——黔劇”,1960年6月,梅蘭芳先生觀看黔劇《秦娘美》后曾欣然題詞。黔劇源于“貴州揚琴”,是民間一種分角色坐唱的表演形式,已有200多年歷史。但直到1953年,黔劇才被搬上舞臺,時稱“文琴戲”,到1960年2月正式定名為“黔劇”。因此,梅蘭芳在題詞中也稱黔劇為“青年的黔劇”。

      這個年輕的地方劇種,一度發展艱難。而如今,在不斷的藝術創新中,黔劇終于煥發新生,在梨園中別樣綻放。

      “熟悉、新鮮、好聽!”

      2019年,取材于“時代楷?!秉S大發先進事跡的黔劇《天渠》大獲成功,還受邀參加了國家大劇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演出。此后,貴州省黔劇院蟄伏了3年。院團上下并不急于打造新劇目,反而沉下心來,將工作重心放在下鄉演出上。

      年均百場以上的下鄉惠民演出,他們忙碌在貴州的村里壩子、田間地頭、農家院落。正是在奔波的路上,新戲《臘梅迎香》的靈感闖入他們心頭。

      《臘梅迎香》以貴州羅甸縣麻懷村黨支部書記、“最美奮斗者”鄧迎香為素材創作?!拔揖褪怯米炜校惨阉淼来蛲ǎ 编囉惚环Q為“當代女愚公”,她的事跡和精神打動了無數人。在一年多的創排時間里,從藝十余載的演員鄭涵月多次隨團深入麻懷村,去過數十個扶貧點,走訪了數百名干部群眾。當地村民和院團的演員們越來越熟悉,不住感嘆:“我們麻懷村是你們的第二故鄉咯!”

      憑借對鄧迎香的傳神表演,《臘梅迎香》“圈”了一大批粉絲。有觀眾紅著眼眶感嘆:“熟悉、新鮮、好聽!”“我就想聽聽啥是黔劇,沒想到光顧著哭了,還得再看一次?!毖莩霈F場氣氛熱烈,院團所有人都深受鼓勵。

      “你們要經常到我們鄉里來演出啊!”

      “各位父老鄉親們,云千重,水千重,土家歌舞迎客來……”在客串主持人的青年演員黃蕾的問好聲中,2021年貴州千重嶺第一屆鄉村文化旅游節德江縣“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文藝演出在德江沙溪土家族鄉隆重舉行。雖說隆重,但下鄉演出歷來沒有舞臺,先出發的工作人員就只是在村里找了塊空地,沒想到,演員隊伍堵在了半道上。

      德江沒有高鐵直達,從貴陽出發,4個小時的車程多是盤山公路,先行的舞臺車卡在一個急彎處動彈不得。原計劃上午10點開始的演出幾度推遲,等大伙兒頂著日頭抵達后,來不及休息就要上臺。自己動手掛橫幅、搬音響、搭臺子,黔劇院的演員們不只修煉了演技,幕后工作也是手到擒來,戲服被汗水打濕了一件又一件。已等待多時的鄉親們,就一直在簡陋的廣場上默默陪伴。

      院團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我們爬過最高的山,走過最險的路,去過最偏遠的村寨,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正是這樣的覺悟,讓演員們在小鄉村里揮灑熱情。演員從黔劇經典唱段唱到新創作品,觀眾也大著膽子跟唱、學唱,甚至有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蹣跚走到臺口,想要爬上舞臺。節奏不一的合唱響徹山間。

      “太喜慶、太活潑了,你們要經常到我們鄉里來演出??!”有村民大聲喊。這些十七八歲的年輕演員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在田間地頭,黔劇仍是一道必點的“家常菜”。

      離開時,鄉親們跟著客車一直送到村外,演員們不由地將臉貼近車窗,大聲喊著:“鄉親們辛苦啦!”這幕告別的畫面,深深印在了他們心間。

      這些年,貴州省黔劇院開展送戲進鄉村、進校園、進部隊活動,累計行程約20萬公里。演員們有時會開玩笑:“我們在省內演出奔波的路程都夠繞地球幾圈了?!?/p>

      2021年,黔劇院演出超過280場,線上演出更是吸引觀眾近千萬人次。2022年,伴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的開展,黔劇這道“家常菜”全年演出近200場,觀演超8.3萬人次,黔劇真正走進了千家萬戶。

      人才接續,劇目創新,觀眾多元

      從藝40余年,朱宏深知黔劇要發展創新,首先要解決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

      10年前,貴州省黔劇院就開啟了新一代人才培養計劃。朱宏在貴陽和北京之間來回奔走,希望中國戲曲學院附中能夠開辦一個黔劇班。時任附中校長徐超被朱宏的一片赤誠打動。這一年,黔劇院從全省900個報名者中選拔出30個有潛力的孩子,把他們送進了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經過6年的學習,這批孩子順利畢業。如今,他們已經成長為黔劇院的中堅力量。

      今年21歲的魏英如便是其中之一。她演出畢業大戲時的照片,還出現在中國戲曲學院教育教學成果展上。來到黔劇院時,魏英如就為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黔劇,我要把戲演好,讓更多觀眾知道黔劇原來是這樣唱的,原來這么好聽?!?/p>

      人才源源不斷,黔劇才會有突破創新。2022年初,朱宏又將7名黔劇新秀招進劇院。

      有了年輕血液的注入,黔劇院一邊重拾折子戲,一邊創作出《黔花新蕊》《扇韻》等創新作品,以黔劇表演唱的新穎形式詮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黔劇的創新之路,不僅僅通向舞臺,還可以走得更寬、更遠。

      2016年,由貴州省黔劇院拍攝制作的60集戲曲情景喜劇《歡樂黔劇》在貴州電視臺開播,大受歡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觀眾們津津樂道,時至今日,仍然有觀眾聯系電視臺,希望重播。

      “要想讓地方劇種發展下去,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推陳出新。”對于朱宏而言,這是黔劇院創新的第一步。用情景喜劇的方式來對黔劇進行包裝,不僅可以達到宣傳和推廣黔劇的目的,還能讓更多觀眾在輕松愉快的觀看中接受黔劇。

      2021年,貴州省黔劇院又一鼓作氣,拍攝制作了26集戲曲動畫《黔劇動漫》。《珍珠塔》《九驛圖》《大學生村官》等作品,以動漫的形式在電視臺、短視頻平臺播出,每集點擊量均超過20萬。伴隨傳統文化進校園等活動,《黔劇動漫》走進省內小學校園甚至幼兒園。黔劇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經過動畫人物的表演闡釋,引得孩子們競相模仿。在一片歡聲笑語的交流中,許多小朋友迫切地舉手提問,想要學習了解黔劇知識,盡情感受戲曲藝術的獨特文化魅力。

      如今,朱宏正在忙活著為觀眾準備下一個“驚喜”——重現貴州第一部戲曲電影《秦娘美》。

      《秦娘美》源于貴州侗族民間故事,上世紀60年代被改編為黔劇,從此成為黔劇經典劇目,還被拍攝成戲曲電影,在東南亞地區放映后曾經引發“黔劇潮”。時隔多年復排《秦娘美》,黔劇院十分注意將傳統戲曲韻味與新的舞美科技手段相結合,讓老觀眾仍能醉心于原汁原味的傳統劇目,新觀眾則能體驗充滿時代審美趣味的新式黔劇。

      黔劇,始終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創新。它牽動著越來越多觀眾的心。(王丹美斯 版式設計:趙偲汝)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内精品91最新在线观看|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h在线观看| 99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色妞妞www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v |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日韩影视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线拍大陆久久尤物| 日韩好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 |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日韩经典午夜福利发布|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青草| 97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午夜激情经典日韩|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