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早稻收割過半 優質稻新技術助農民增收
央廣網北京7月2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早稻收獲已過半,目前進展順利,南方稻區已經進入“雙搶”的大忙時節。多地積極采用新品種、新技術,實現豐產豐收。
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43萬畝早稻成熟。種糧大戶伍建紅正組織4臺高速收割機同時作業,對早稻進行搶收,為晚稻栽插爭取時間。
伍建紅:今年的年景好啊,早稻插得早,收得也就早了。機械化插秧好管理,碰到天氣又好,豐收了,平均一畝地達到1000斤左右了。
湖北黃岡市浠水縣,萬畝早稻開機收割,六七臺聯合收割機快速推進,一排排金黃的稻谷顆粒歸倉。
黃岡市浠水縣農業農村局糧食作物推廣站站長綦征:這一片田畝產550公斤左右,與去年相比,畝增產15.24公斤,今年是一個豐收年。
在浙江瑞安市天井垟糧食生產功能區,一大早,瑞安市某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農戶開始忙碌,受五六月份的集中降雨天氣影響,今年早稻開鐮收割的時間比去年推遲了一個多星期。合作社負責人黃兆楷介紹,他們合作社承包種植了1100多畝早稻,在農業專家的推薦下,其中的700多畝農田種植了優質稻品種“中組18”,該品種具有早熟、高產等特點,在今年不利天氣影響的情況下,收成基本能夠與去年持平。目前,瑞安種植該優質稻品種的面積達到2萬多畝。
瑞安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副科長盧明和:后期特別是灌漿的時候,天氣都是挺好的,結穗率、千粒重等指標估計都還行,每畝產量大概有五百公斤。
據了解,今年浙江省早秈稻谷的最低收購價比去年增加了3元。瑞安市早稻訂單獎勵標準為每50公斤30元,早稻收購價格創下近年來新高,農民們也吃下了“定心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