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逐步形成

    發布時間:2022-06-24 14:2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

      光明日報記者 溫源

      6月2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第十場“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中國金融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十年。我國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擴大金融開放,統籌發展與安全,有力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金融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穩健實施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綜合研判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發揮好貨幣政策總量調節和結構調節的雙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強跨周期的調節,有效應對世紀疫情等內外部的沖擊。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國有力地促進穩增長、穩物價、穩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堅持管住貨幣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年均增速10.8%,與名義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穩健發展。

      綠色貸款、綠色債券余額位居世界前列,引領全球綠色金融健康蓬勃發展;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較十年前增加了近七倍;創新金融服務全力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并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比十年前增加了2.4倍;人民幣成功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成為第三大籃子貨幣,權重從10.92%提升至12.28%……

      十年來,我國堅持引領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逐步形成。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介紹,過去十年,我國銀行貸款和債券投資年均增速分別為13.1%和14.7%,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同業理財、信托通道較歷史峰值大幅縮減,金融脫實向虛得到扭轉。

      十年來,我國金融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到目前為止,我國銀行業總資產從2012年年底的133.6萬億元增長到目前的344.8萬億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銀行市場。保險業總資產從2012年年底的7.4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年底的24.9萬億元,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在全球1000強銀行排名中,我國有近150家銀行上榜。我國銀行業保險業的總資本從2012年年底的9.5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年底的32.4萬億元,資本實力大大增強。

      十年來,我國統籌金融發展和安全,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重點領域的風險得到穩妥處置,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

       金融業改革開放蹄疾步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加強基礎制度建設,資本市場發生了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市場體系包容性大幅提升,投融資功能顯著增強,良性市場生態逐步形成。數據顯示,十年來,我國股票市場規模增長238.9%,債券市場規模增長444.3%,兩個市場均位居全球第二。股票市場投資者超過兩億,為服務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這十年,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深度顯著拓展。我國大力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推出新三板、科創板,設立北交所,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適配性大幅增強,股債融資累計達55萬億元。暢通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高水平循環,科創板“硬科技”產業集聚效應初步形成。

      實現核準制向注冊制的跨越,穩步推進試點注冊制,發行市場化程度、審核注冊效率和可預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關鍵制度得到體系化改善……伴隨著資本市場改革蹄疾步穩,我國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臺階。數據顯示,實體上市公司利潤占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的比重由十年前的23%增長到目前的接近50%,國民經濟支柱地位更加鞏固。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總資產十年間增長5.5倍,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十年增長了8倍,行業實力大幅增強。

      談到外匯領域改革發展的變化,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更加穩健,體現了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積極進展;資本項目開放穩步推進,已實現較高可兌換水平;跨境貿易和投融資更加便利,真實合規的經常項目交易得到充分保障,企業、個人等市場主體多樣化的外匯需求得到更好滿足;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監管有效的外匯市場不斷健全。

      統計顯示,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今年5月底超過3.1萬億美元,連續17年穩居世界第一,成為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重要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深耕普惠金融精準發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業持續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十年來,我國保險深度從2.98%上升到3.93%,保險密度從1144元每人上升到3179元每人,大病保險制度從2012年建立以來已覆蓋12.2億城鄉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覆蓋近1.5億人,農業保險為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從2012年的0.9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4萬億元,為災后重建提供了關鍵資金保障。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普惠型涉農貸款年均增速分別達到25.5%和14.9%,大大高于貸款平均增速。人均銀行賬戶約9.5個,普惠金融覆蓋范圍和可及性顯著提高。

      “目前我國行政村基本實現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累計下降超過兩個百分點,農村金融服務可得性持續提高。2021年年末,涉農貸款超過43萬億元,比2012年年末增加了25.6萬億元,普惠金融服務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肖遠企表示。

      在資本市場,產品供給體系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通過持續優化股、債、期產品結構,豐富風險管理工具,滿足了居民更多樣化的財富管理需求,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與此同時,隨著全方位投保體系和“零容忍”打擊違法犯罪的體制機制更趨完善,誠信經營、敬畏法治的市場氛圍正加快形成。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不斷加大,切實保護了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為超過33億劑次新冠疫苗接種提供保險保障;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覆蓋了20多個高環境風險行業;巨災保險、農業保險等為災后重建、企業和居民災后迅速恢復生產生活提供了重要資金來源和風險保障……十年來,作為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保險業在諸多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2020|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99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精品视频午夜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含羞草|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91精品久久久久| 久9热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浪潮av|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AV久久66| 久久99视频精品|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网红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我们这里只有精品国产4| 日韩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2022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91freevideos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