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創新聯合體:如何創新如何聯——西南石油大學深入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

    發布時間:2022-05-06 10:3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 光明日報通訊員 曹正

      前不久,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結果公布,“川南頁巖氣有效開發關鍵技術創新與規模應用”獲得一等獎。引人關注的是,該成果主要由“中國石油-西南石油大學創新聯合體”攻關完成。

      建設創新聯合體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國石油與西南石油大學于2020年成立了“中國石油-西南石油大學創新聯合體”,力求通過開拓性、實體化的聯合創新,破除“創新孤島”,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梗阻”,探索“企校創新聯合體”建設的新路徑。

      兩年來,該創新聯合體以6個聯合創新中心和5個聯合創新團隊為依托,構建新型“產學研用”一體化科技創新模式,有力推動了我國深層油氣、頁巖油氣勘探開發的理論和技術革命。

      實質性的聯合體

      “井場剛剛打出來了一批新的巖心,急需進行巖心分析!”凌晨四點,創新聯合體項目五專題長、西南石油大學教授路俊剛,接到西南油氣田公司課題長洪海濤從南充仁安二井現場打來的電話。

      為第一時間得到巖心最原始的數據,路俊剛立即通知學校專題組的科研人員,連夜開車趕赴井場。與洪海濤一起吃完早餐后,校企雙方隨即共同展開了巖心分析工作。

      創新聯合體成立之后,學校和企業之間“相互走動”變得更加頻繁,這樣的聯合攻關已是常態。

      西南石油大學校長張烈輝說:“聯合是手段,創新是目標。創新聯合體通過雙方你來我往、深度合作的協同作戰,達到破除‘信息孤島’,實現‘組團創新’的目的。”

      “創新聯合體絕不是校企之間簡單的‘聯合’,而是要實質性地成為聯合體,圍繞共同目標,實現優勢互補。”創新聯合體管理委員會主任、西南石油大學原校長趙金洲說,創新聯合體的首席專家、項目長、課題長、專題長等,由校企雙方共同選派人員,組成聯合攻關團隊。為了促進深度融合,創新聯合體還設計并實施了駐企駐校、掛職工作、分內分外三結合的校企深度融合機制。

      創新聯合體項目一專題長、西南石油大學教授趙虎,在西南油氣田公司掛職油氣資源處物探技術科副科長。他說:“雖然是掛職,但學校全力支持我,讓我脫產全心工作;企業也沒有把我當成旁聽人員,讓我全力參與企業的科研及生產,將科研成果應用于生產,并從生產中挖掘科學問題。”

      共同的目標,讓校企雙方的心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了。洪海濤說:“創新聯合體成立之后,我最大的心理變化,就是雙方都把對方看成了自己人,是自己的同事伙伴。”

      共同出題共同答

      “地震采集、成像和波干涉等新技術,為我們深層、超深層碳酸巖天然氣開發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我們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在一次學術交流中,創新聯合體項目一項目長、西南石油大學教授黃旭日的提議,得到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的積極響應,雙方立即召集項目組同事“坐一坐”,而這一坐,就是一整天。

      隨著創新聯合體的成立,企業與學校一起探討勘探開發前沿技術,成為新的工作模式。

      長期以來,校企合作多是命題作文,即企業出題、高校解答,學校科研人員只能根據企業要求開展研究。

      “這樣‘短平快’的科研項目,往往只聚焦企業生產中的具體問題,問題解決了,科研項目也就結束了。研究不深入,很難產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原始創新更是無從說起。”西南石油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創新聯合體)院長楊兆中說。

      “沒有原始創新的‘深蹲助跑’,就無法實現我國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突破的‘起飛跳躍’。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是成立創新聯合體的初心和使命。”創新聯合體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平亞認為,創新聯合體打破“企業出題,學校答題”的傳統模式,變成“共同出題,共同解答”的新模式,實現了真正的聯合、融合、創新。

      創新聯合體相對寬松的研究環境,讓科研人員感覺“松綁”了。雙方聯合研究的領域也從關注當下熱點延伸到未來三五年乃至更長的前沿領域,從解決短期技術問題轉變為解決長遠“卡脖子”難題。

      “我們的項目之所以能獲獎,關鍵是在頁巖氣開發的原創性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創新,這與創新聯合體注重原始創新分不開。”川南頁巖氣有效開發關鍵技術創新與規模應用項目專題長、西南石油大學教授趙玉龍說。

      共建人才“蓄水池”

      “通過校企產教聯合培養,我的科研視野、思路打開了,科研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創新聯合體成立兩個月后,項目一主要研究人員、西南石油大學青年教師馬兵山,被選派到西南油氣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工作,至今仍在生產一線開展科學研究。

      楊兆中說,以前學校和企業的科研工作者,雖然有合作交流,但由于地理空間距離、科研價值觀念差異、科研人才流動存在壁壘等多種原因,科研合作缺乏深度和廣度,產學研用合作很難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融合體,導致產學研合作水平低下。

      “高校培養,不管使用;企業用人,不管培養。對于高層次科研人才的培養與使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校和企業之間融合度是不夠的。”創新聯合體項目二項目長、浙江油田公司天然氣勘探開發事業部副經理王建君說。

      為破解科研人才“孤立培育”的難題,創新聯合體開辟人才流動政策特區,實行企校人員充分流動,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動工作站制度,聘任成員單位專家為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創新中心負責人、創新團隊帶頭人、學科帶頭人、項目首席科學家,開展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訓。創新聯合體還建立“雙掛職”制度,打通科技創新人才融入企業創新鏈的機制堵點。

      創新聯合體以研究生聯合培養為紐帶,結成人才培養聯合體,通過“聯合招收、聯合培育、聯合考核、聯合使用”的方式,構建“知識傳授+聯合攻關+創新實踐+素質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產學研用一體推進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兩年來,創新聯合體已共同培養550名碩士、博士、博士后和科研助理,成為校企高層次科研人才的重要集聚地和“蓄水池”,為深入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提供了高水平的人才支撐。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人妻|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久|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少妇|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人与狗精品AA毛片| 99re久久精品国产首页2020|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精品一|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国产精品揄拍100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久久久2019精品|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