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求索與堅守 伴大河奔涌——走近守護黃河的青年人

    發布時間:2022-04-26 10:1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守護黃河】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殷澤昊 光明日報通訊員 馬杰 光明日報記者 彭景暉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

      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只船哎……”

      一首《黃河船夫曲》,唱出了中華民族對自然、對歷史、對自身命運的追問與求索。

      “風在吼,馬在叫,

      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一首《保衛黃河》,匯聚起中華民族頑強抗爭、抵御外侮的昂揚精神,團結了無數仁人志士。

      同一條河流,不同的氣質,無數人的追求,千百年的夢想,皆匯于此。

      滋養中華大地,孕育輝煌文化,黃河不僅見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奮斗不息、拼搏不息的歷史,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廊道,是事關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安全屏障。

      今天的黃河,已成為很多青年安身立命、書寫人生華章的地方。他們有的學以致用,投身改善黃河生態環境的實踐;有的繼往開來,把黃河文明和漢字文化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田;有的潛心鉆研,用精湛的表演藝術講述新時代黃河兩岸百姓的幸福故事……

      黃河生態保護者:鹽堿地上播種綠色

      “去年我們的水稻實驗田面積已經達到340畝,畝產量達到1400斤!”北方民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郭生偉振奮于此,“要知道,這可是在我們寧夏的鹽堿地上長出來的水稻,不一般!”

      2009年,郭生偉博士畢業后,來到寧夏工作。受黃河水潤澤,寧夏自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譽。然而那時的寧夏,面臨著水土流失嚴重、鹽堿化土地面積大等環境問題。作為從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者,郭生偉決定加入韓鳳蘭教授的工業副產物循環利用研究團隊,開展鹽堿地土壤改良研究。

      研究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那時粉煤灰產生量比較大,我們就從這個角度入手解決鹽堿地糧食產量問題。幾經嘗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郭生偉回憶,研究團隊還嘗試過添加腐殖質等方式改善實驗效果,但收效甚微。經歷了長時間的試錯,他們終于在實驗室內的“小試”階段達成基本目標。

      然而更大的考驗接踵而至。“進入‘中試’階段,我們的陣地就從實驗室挪到了田間地頭。”團隊成員俯下身來、躬耕田間,把實驗室里的成果運用在賀蘭山間88畝試驗田中。“最開始種的是玉米,出苗率只有50%左右,團隊反復嘗試,大家吃了不少苦。”郭生偉說,“在田里可不比在實驗室里,太陽曬、風沙吹。實驗的結果還得等作物成熟一季時間才能出來,失敗了只有等來年春季才能從頭再來,大家心里等得都發慌。”

      春去秋來,年復一年,在那黃河岸邊,科學家們互相鼓勵,一道守護著“前途未卜”的試驗土地和秧苗。

      努力沒有白費。2020年,玉米的出苗率突破90%大關,畝產超過周邊農民土地產量的30%。同時,水稻試驗也越來越好。工業副產物循環利用研究團隊成功研制用以改良鹽堿地的粉煤灰基新型調理劑。一箭雙雕,成果既解決了粉煤灰的消納問題,又提升了鹽堿地的糧食產量。

      從那以后,試驗田和作物畝產每年都在增長,可科學家們不滿足于此。“目前,實驗階段已經取得成功,但水稻田消納粉煤灰的數量還需提高,我們前面仍然有不少科研難關要攻克。”郭生偉說,在這個團隊里,那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作實在貢獻的日子,被稱為“沒有被虛度的光陰”。

      黃河文化傳承者:“30歲對話3000多歲”

      隨著甲骨文在黃河流域的河南安陽出土,這些埋藏地下的早期漢字重見天日。“從形態上看,甲骨文和今天使用的漢字相去甚遠。但前人依然能夠在較短時間里對其進行釋讀,這說明從遠古的甲骨文、金文開始,漢字一直有良好的傳承。”80后青年、河南省安陽市中國文字博物館講解員、社會教育專員楊小玉向游客講解著甲骨文的歷史。

      2009年,楊小玉來到當年剛成立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加入博物館最早一批講解員隊伍。三年后的一個下午,有位從山東濟南來參觀博物館的8歲小朋友,特意找到楊小玉,請她帶自己參觀博物館,講解甲骨文。

      “這個小朋友曾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我接受采訪時對黃河文化的介紹。這些話他一直記在心里,所以一定要來博物館參觀,要來見見我。”楊小玉笑著回憶道,“雖是小事,但它對我的影響特別大。此前,我只是把講解員當成一份工作而已,每天接待游客,把信息傳遞給他們就好。但從那以后,我認識到這份工作同時也是一份事業,擁有更為深遠的意義:也許一句話就能激發一個孩子學習漢字文化的熱情。這也是我后來轉向做社會教育工作的原因之一。”

      有不少學者認為,從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到發明印刷術之后橫平豎直的宋體字等,漢字從起源到后來的發展成熟,主要是在黃河流域完成的。漢字文明是黃河文明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楊小玉深知傳播漢字文明的重要性。

      2014年開始,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展多種形式的漢字文化推廣工作,尤其是組織面向中小學生的各種活動。“舉辦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們了解漢字起源的歷史,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感悟黃河文化的內涵。以甲骨文‘人’字為例,甲骨文中的‘人’是彎腰側立的形象,它被解讀為當時先人們勞動的姿態,也理解為做人謙卑有禮的品質。”楊小玉希望,流傳于黃河流域的優秀傳統文化,能讓他們了解漢字原貌和先人生活的狀態,也能涵養他們的精神品質,讓更多人對自身、對世界、對生活有深層次的思考和領悟。

      多年前,楊小玉在一次演講前作案頭準備工作時頓悟,傳播黃河文化是歷史對自己的饋贈,讓自己幸運地與擁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河流對話。

      “今天的漢字正書寫著中華文明的新篇章,與它有關的中國好故事還要講到世界,講到更多更遠的地方。”這段“30歲與3000多歲的對話”,今天仍在她充滿熱情的工作中繼續。

      黃河故事講述者:呂韻新唱唱民生

      黃河下游的美景、鄉村振興的故事、百姓安居工程的具體場景,一一展現在山東省呂劇院創排的新版呂劇《一號村臺》里。這部戲暫時還沒有與觀眾見面,創作過程中,主人公梁滿倉帶領群眾突破阻礙完成灘區遷建,讓群眾實現安居夢的故事,著實讓主創人員“費了不少腦筋”。

      飾演梁滿倉的演員查濤今天仍記得創作階段大家去山東東平縣采風的日子。“我看到那里的大村臺,非常震撼。過去那里黃河岸邊居民的生活條件艱苦,而今都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這位80后山東省呂劇院青年演員被當地人的經歷“戳到了心”。

      當地老人告訴查濤,當年在黃河灘區進行遷建困難重重。例如,灘區地上都是淤泥,大型機械無法施工。“都是黨員帶頭、群眾響應,靠人力一點點夯土,筑牢地基,遷建工程才得以進行。”查濤與團隊一點一滴記錄著,把鮮活的素材寫進劇本。《一號村臺》幾經易稿,反復打磨,才呈現出現在的最新版本。

      “臺詞量大、唱腔多、人物關系復雜……要演好梁滿倉,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查濤這一部戲演下來,要與30多個角色對話。這在傳統戲里是罕見的。

      “窮漢富漢,說話得算。說話不算,黃河來辦。”戲里一句簡單的臺詞,既埋藏著黃河下游群眾對生活真諦的感悟——信守承諾、永不言棄,也是查濤在面對這項挑戰時的內心寫照。

      “梁滿倉是個典型的‘黃河岸邊的人’,很‘倔’,他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我也一樣,既然接了這部戲,不論多難,我都要演好。”劇中的梁滿倉是60歲左右的副縣長,而查濤是一個主演小生的80后演員。為了演好角色,上下班路上、看電視時,他都在觀察中老年人的姿態。

      藝術來源于生活,查濤與團隊始終關心黃河兩岸的民生,他們希望把更多的民生故事和近些年里黃河流域生動的發展故事融入戲劇,寫進唱詞。多年來,呂劇院主創人員常常奔波在民生建設一線,采集政府、群眾干事創業的故事。

      為把民生故事演活,查濤和同事們經常把劇中人物的經歷寫成人物小傳,設身處地體會他們每句話、每個動作中的情緒和感受,努力塑造舞臺形象。

      “呂劇是在黃河邊上誕生的劇種。黃河邊上的戲,講新時代黃河兩岸百姓不懈奮斗、幸福生活的故事,這既是呂劇藝術發展的突破口,也是一次回溯劇種起源的尋根之旅。”查濤說,讓黃河的故事被世界傾聽,需要我們這些黃河故事的講述者繼續追問我們從哪里來,又去往何處。

        (本期選題支持:王勝昔、宋喜群、王建宏、趙秋麗、馮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jiucao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西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精品三级66在线播放|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色婷婷99综合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99re视频热这里只有精品7 | 2020精品自拍视频曝光|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182tv午夜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青青草原伊人|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日韩十八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一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