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高密度發射同時保持高成功率 2021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一

    發布時間:2022-01-19 10:13:00來源: 人民日報

      2021年12月30日零時43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九號送入預定軌道,為中國航天2021年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

      據統計,2021年全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達到55次,位居世界第一。從中國空間站建設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到“天問一號”拓展我國星際探索新旅程,在航天發射數量再次刷新歷史紀錄的這一年中,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一批航天重大計劃達成或逐步接近設定目標,更長遠的探索計劃則蓄勢待發。

      55次

      2021年發射數量創新高,我國多個重大航天工程進入收獲期

      2021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創新高。包括長征系列火箭、快舟系列火箭和民營航天企業研制的火箭在內,全年共實施55次發射任務,將上百顆(含搭載)航天器送入太空。

      其中,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2021年完成了48次發射,年發射次數首次達到歷史最高的“40+”,發射成功率為100%,為我國加快推進航天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這一年里,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了第400次發射,長征五號B、長征二號F、長征七號用5次發射圓滿完成了當年的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造任務,分別將天和核心艙、兩批航天員、兩艘貨運飛船送入太空?!敖鹋苹鸺遍L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共完成12次發射,取得了12戰12捷的成績,實現了全年任務的“滿堂紅”。

      這不僅是數量上的變化,更體現了國家航天工業實力、航天任務執行力與國家整體科技實力在新時代的進步。

      過去一年,不僅是航天發射次數的“大年”,也是分量上的航天大年,我國多個重大航天工程進入了碩果累累的收獲期。

      2021年,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全面開展,兩批中國航天員代表中國人進入了自己的空間站,并開展最長達6個月之久的太空駐留。2020年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也在2021年著陸火星,并成功實現巡視探測。2021年10月14日,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羲和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我國正式進入“探日時代”。

      航天專家指出,航天重大任務的成功實施和規劃的順利進行,對實現航天技術領域新跨越、推動我國由航天大國走向航天強國意義重大。

      96%

      長征系列火箭發射成功率世界一流,51年間將700余個航天器送入太空

      當前,我國航天已進入高密度發射常態化階段。高密度發射的同時,一直保持著相當高的成功率。

      以近幾年為例,2018年,世界航天共發射114次,成功109次,中國發射39次,成功38次;2019年,世界航天共發射103次,成功95次,中國發射34次,成功31次;2020年,全球共實施114次發射任務,中國開展39次航天發射,發射89個航天器,發射次數和發射載荷質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到2021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達到創紀錄的55次。

      長征火箭是我國航天發射的絕對主力。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衛星是其首次飛行,51年間,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施了我國92%的航天發射任務,先后將700余個航天器送入太空,發射成功率為96%。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高級顧問龍樂豪院士說,長征系列火箭400次發射中,實現第一個100次發射用時37年;第二個100次發射用時7年多;第三個100次發射用時4年多;第四個100次發射僅用了2年9個月。

      龍樂豪院士認為,長征火箭每百次發射間隔時間的不斷縮短,不僅表明長征火箭高密度發射已實現常態化,而且反映出中國航天的高速發展和中國科技水平、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不斷提升發射能力,可發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軌道和不同類型航天器,讓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邁得更遠:

      ——以長征五號、長征七號、長征八號等為代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首飛,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逐漸完善,進出空間的能力進一步加強;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完成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長征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地采樣返回,為中華民族的探月夢增添了新的注腳;

      ——長征五號火箭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中國邁出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全部北斗導航發射衛星的任務,助力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

      ——長征五號B、長征二號F、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先后將天和核心艙、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天舟二號貨運飛船送入預定軌道,為我國空間站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發射成功率、入軌精度等方面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40次以上

      今年將完成包括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首飛等在內的航天發射任務

      運載火箭作為進入太空的運載工具,是太空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決定了太空探索舞臺的高度和大小。

      根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研制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計劃,2022年將有40次以上航天發射任務,包括載人航天6次重大任務,其中2次貨運飛船、2次神舟飛船和實驗艙Ⅰ、實驗艙Ⅱ發射。在今年,中國空間站將全面建成,這也意味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最終實現。此外,今年還將完成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首飛等多個重點火箭型號的發射。

      未來,空間站進入運營階段后,長征二號F、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保持每年2次發射的頻率。以及在不遠的將來,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測、木星探測、載人月球探測、首次火星采樣等航天重大工程將有望開啟。對這些航天重大工程任務來說,創新探索前所未有,風險挑戰也前所未有。

      龍樂豪表示,不斷創新是中國航天不斷跨越的關鍵。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勇于提出新的科研方向,努力縮小與世界頂尖科技的差距。在航天探索方向和技術路線上,中國航天也已漸漸形成自己的特點,顯示出世界航天領域中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元器件,自始至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立足國際航天發展趨勢,保持航天運輸系統先進水平,同時根據航天發射的需求,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型譜的藍圖正變為現實,一系列新型運載火箭接連亮相,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重型運載火箭等正在按計劃開展研制。而作為中國航天的有力補充,藍箭航天、星河動力、銀河航天等民營火箭和衛星研發機構也正在商業航天賽道上加速前進。

      航天專家指出,持續加強自主創新、不斷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穩、更遠。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杨幂| 91精品在线国产|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 99热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在线播放a|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日韩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大全|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人妖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