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政協優秀提案是這樣“煉”成的
近日,河北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報表揚了十三屆一次會議以來的優秀提案,35件提案入選。
這些提案聚焦河北省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與時代發展“同行”、與中心工作“同頻”、與人民群眾“同心”,充分體現了政協委員的擔當作為與建言資政能力水平。
寫好履職作業,答好時代考卷。表揚優秀提案,對全省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來說是一種激勵,將推動他們更好地把專業所長轉化為履職力量。
關切民生增福祉,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恢復小區綠化、規劃停車位……石家莊市老舊小區的物業管理服務質量得到有效提升,使居民真正安居樂業,享受舒適生活。
插花、唱歌、練樂器……河北開放大學將老年教育向社區延伸,讓社區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
為政之道,民生為要。這些民生工程的日趨完善,帶動居民幸福感日益增強。在這幸福感的背后,蘊藏著濃厚的民生情懷。
每一件提案,源于大量的調研與思考。
“一老一小”牽動萬千家庭,關乎民生福祉。“隨著三孩生育政策的放開,群眾對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省政協委員李文闊經過深入調研后提出建議,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質量有保障、價格可承受、運行可持續的普惠托育服務,及時紓解家長帶娃之憂。
提案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取得實際效果。省衛健委積極推動相關工作持續開展。為切實提高全省托育服務水平,2023年省級預算安排2000萬元,用于全省創建300家示范性標準化托育機構,綜合托育機構在園人數、備案托位數量、城鄉屬性等因素,對示范創建機構在園嬰幼兒給予一次性入托補貼,受益托位10000個以上。
養老是家庭要事。針對河北省養老服務市場發育還不成熟,醫療衛生資源不充足等現狀,農工黨河北省委建議創新完善智慧居家養老體系建設,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臉識別等技術,依托社區網格化精細管理優勢,搭建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護理服務”等方式發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
“大力推進老年健康教育進社區,推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深入發展。”省民政廳和省衛健委聯合辦理該提案,努力實現為老年人提供養老咨詢、日常生活照料、智能設備聯動、App和微信線上商城等“點單式”智能養老服務。
寒風凜冽,身穿工裝的外賣騎手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為顧客配送餐食。工作時間超長、送餐期間交通事故頻發……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顯露,以外賣騎手為代表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該如何保障?
針對這個問題,民革河北省委提交提案,建議互聯網餐飲平臺及網約車、代駕等新就業形態行業進一步完善細化現有訂單分派機制,優化勞動者往返路線,降低對應勞動強度,確保從業勞動者獲得必要休息。此外,針對現有新就業形態行業的特點,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政策等,著力保障勞動者權益。
省人社廳在答復中明確,把建議納入河北省制定印發的《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辦法(暫行)》的貫徹落實中,結合工作實際,將建議落實落地。省司法廳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調查研究和分析研判,深入了解新就業形態領域立法需求,在謀劃、編制政府立法工作計劃時重點予以考慮。
“民生提案歷來在省政協提案中占比較高,涵蓋就業、養老、教育等各個方面,民生提案反映的問題熱點多、難點多,辦理落實的成效人民群眾感受最直接最具體。”省政協提案委員會負責人介紹。
聚焦經濟促發展,為企業搶抓機遇“謀與思”
“什么樣的營商環境才是企業所需?”“如何讓更多企業愿意投資河北、扎根河北?”……一年來,省工商聯帶著這些問題深入一線調研,與企業家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了解企業家群體的所思所想所盼。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民營企業發展信心進一步增強。“但實際中,惠企政策宣傳落實還不夠,民營企業融資難等問題仍存在。”省工商聯建議,一方面加大服務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服務管理體系,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做金融產品,切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融資難問題。
優化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2023年,全省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集中力量實施市場環境、政務環境、要素環境、法治環境、信用環境等五大環境提升工程,圍繞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開展專項整治和創新試點。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臨空經濟已成為地方政府培育經濟增長極、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省政協委員、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黨委書記郝玉龍提交提案建議,錨定全國統一大市場,打造北方商貿物流核心高地;立足國內國際雙循環,打造全球商貿物流中心節點;加快前瞻業態創新,構筑臨空物流隆起帶,培育商貿物流發展新動能。
在辦理提案時,省發改委回應,為加強臨空經濟創新發展研究,2023年廊坊經洽會期間,舉辦國際臨空經濟創新發展論壇,圍繞數字智慧化與臨空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航空科技創新、航空物流、高端服務業轉型升級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
“細化實化臨空區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近期任務,立足大興機場高能級樞紐輻射優勢和臨空區綜合交通優勢,加快形成背靠京津、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省發改委在提案答復中詳細介紹了全力支持臨空區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優勢和綜合保稅區特殊監管優勢。
“藍碳”經濟成為新“藍海”。去年,河北省首次開展的典型藍碳生態系統分布和碳儲量調查與評估圓滿完成。通過調查全面掌握了全省典型藍碳生態系統家底,為海洋固碳增匯提供了科學支撐。
利用“藍碳”資源加速搶抓“雙碳”窗口機遇,民建河北省委提交提案呼吁,加強海洋資源環境保護,充分發揮“藍碳”碳匯系統的“生態效應”。
省自然資源廳迅速作出答復,加強科學研究和監測評估,為制定合理有效的保護修復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制定和實施海洋生態修復規劃和政策,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推進海洋生態修復工程。加強“藍碳”產業發展和創新,促進海洋經濟轉型升級。
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為“詩與遠方”添彩
入夜時分,在滄州市中心城區大運河畔,匯集美食、文創、民俗等多種元素的南川老街燈火輝煌。
“保護、傳承、利用好大運河,綜合推進運河生態、旅游、文化融合發展,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與戰略價值。”民盟河北省委組成專題調研組,赴大運河沿線進行深入調研,就推進大運河文化帶文旅融合發展提出系列建議,呼吁共建共享推進深度融合,以“運河+”模式發揮引領作用,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引領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
省文旅廳和滄州市政府等提案承辦部門積極響應,落實落細工作安排。通過舉辦文體論壇,打造民俗活動、“非遺購物節”等,宣傳展示大運河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和非遺文化,不斷擴大大運河文旅品牌影響力。
長城像一條巨龍,逶迤在崇山峻嶺間。河北是長城文化資源大省,也是國家長城文化公園的重點建設區。從規劃編制到項目建設,河北實現了多個“率先”。
就高質量建好國家長城文化公園,農工黨河北省委建議,長城沿線各級政府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加快推動專職長城保護員隊伍建設,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完善長效管理機制,打通長城保護的“最后一公里”。
為支持市縣做好長城保護工作,省財政廳回應稱,2023年已安排專項資金228萬元下達到相關市縣,用于補助沿線相關市縣長城保護員巡查裝備經費。
加強“冰雪+”融合發展,加快冬奧場館市場化開發……在后冬奧時代,如何持續用好冬奧遺產?
在省政協委員、張家口市政協副主席孫莉看來,體育產業是關聯帶動作用非常強的一個朝陽產業,要利用好冬奧會的光環效應,加速融合發展,借助冬奧遺產助力河北省打造冬奧研學游新板塊。
但她在調研中發現,以張家口賽區為核心,將冬奧會豐富的文化遺產納入研學旅行、體育專項、奧運文化體驗以及勞動實踐等教育活動,目前仍缺乏全面系統的規劃部署。對此,她建議,開發與國家、地方、校本課程有機融合、富有冬奧特色的研學課程體系,打造冬奧主題突出的研學精品線路。
一件件提案、一次次調研、一份份建議,飽含著政協委員胸懷“國之大者”、心系人民群眾、積極參政議政的責任與擔當。
提案“提得準”,更要“辦得實”。一年來,省政協豐富方式方法,深化提案辦理協商,不斷完善開門辦案、界別協商、遠程協商等制度機制,加大協商進社區、進基層力度,推動提案辦理協商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提案建議被采納落實,促進了河北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解決了一批群眾期盼的民生問題,讓委員滿意,使百姓受益。(記者劉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