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每年出資2億支持集團化辦學 今年將新增學位8000個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董兆瑞)截至目前,海淀區已形成42個教育集團、覆蓋近150所中小學,全區中小學生實現全部在集團校或優質學校、特色學校就讀......記者從2024海淀區兩會上獲悉,海淀區設立集團化辦學專項支持經費,每年將拿出2億多專項資金支持集團化發展,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今年海淀區還將新增學位8000個。
海淀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史懷遠介紹,海淀區是北京市基礎教育階段規模最大的區,全區有中小學178所,幼兒園223所,中小幼職在校生超過41萬人。近年來,海淀區加大統籌力度,打破區屬和非區屬教育資源的界限,依托集團化辦學,利用好駐區高校資源,有計劃、有步驟地調整學校布局,不斷優化資源配置。
記者了解到,去年海淀區有40余所學校納入教育集團。在中部、東部、西部地區,新成立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北京林業大學附屬小學、北師大實驗中學海淀集團、首師大實驗小學、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七一小學等多個教育集團,快速增加了優質資源供給。在北部地區,新成立海淀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教育集團,將中法實驗學校、和平小學、臺頭小學納入集團,實行聯盟式集團化辦學;兩所新建校由建華實驗學校和十一學校承辦,實現高起點辦學,實現北部地區公辦校全部集團化辦學。
史懷遠介紹,為支持集團化辦學,海淀區設立了集團化辦學專項支持經費,每年將拿出2億多專項資金支持集團化發展。專項資金將支持教育集團不斷完善辦學體制機制,擴大資源統籌利用,促進干部教師交流輪崗,共享先進辦學理念,加強教育教學共研,拓寬人才培養空間等。
去年,海淀區教委實施了45個基建項目,全年完成新建面積13.1萬平米,新建成大牛坊0151小學、安寧莊東路配套小學,完成十一實驗中學、中關村四小、上地實驗學校等改擴建工程,通過新建改擴建增加并投入使用的中小學學位5560個。今年,海淀區將鞏固拓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成果,聚焦教育教學改革,深化集團化辦學,多途徑擴大中小學學位供給,新增學位8000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