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培養前瞻性人才 江蘇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源頭活水”

    發布時間:2023-12-25 14:56:00來源: 新華日報

      發展未來產業,需要發掘顛覆性技術、培養前瞻性人才。省科技廳通過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專題、省產業前瞻與關鍵技術研發項目、省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重大項目等,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為科技領軍人才提供“練兵場”。江蘇高校也正在積極培養、儲備未來科技人才,使之成為新質生產力生成的活躍因子。

      新設“攀登”專項,

      造就“青年百人”拔尖隊伍

      勇于探索新領域、敢于開辟新賽道的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

      85后海歸、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譚海仁,今年迎來科研“大豐收”:第7次打破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紀錄,相關成果入選科技部“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創辦的“仁爍光能”建立了全球首條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電池研發線和中試量產線……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兼具高效率、低成本等優點,是下一代光伏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譚海仁說,瞄準這一方向,他2018年從加拿大回國入職南京大學,組建團隊開展相關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回國五年,碩果累累,背后是國家和省各類研究計劃的持續支持。

      “回國不久后,我便獲得江蘇省青年基金的資助,這對我的科研事業起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雪中送炭’?!弊T海仁說。之后,團隊又陸續獲得江蘇省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重大項目、部省聯合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資助,“這些資助支撐著我們心無旁騖潛心研究世界前沿課題,連續攻克了全鈣鈦礦疊層電池核心關鍵技術?;谇捌诨A研究成果,我們實現10余項專利技術成果的轉化,并創建‘仁爍光能’,加速了我國新型鈣鈦礦光伏技術的產業化進程?!?/p>

      “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生產力躍遷的源頭活水,青年科技人才又是最具創新活力的群體?!笔】萍紡d相關負責人說,在求“新”提“質”的過程中,省科技廳將繼續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為他們“搭臺架梯”,推動他們在創造力的黃金期早出成果,在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

      近日印發的《江蘇省加強基礎研究行動方案》,將“造就‘青年百人’拔尖隊伍”“持續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專題”列入18項主要任務。省科技廳新設“攀登”專項,重點支持35歲以下、具有發展潛質的優秀青年科學家,給予5至8年長周期支持;同時,每年資助1000名以上優秀青年承擔省杰出青年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潛心開展科學研究。

      抓好“新”起點,

      儲備未來科技人才

      新質生產力,起點是“新”,關鍵在“質”,落腳于“生產力”。而“新”的內涵處于不斷衍變過程中,這需要我們持續儲備“新”的科技人才。

      今年9月,東南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迎來首屆50名本科新生,他們的專業方向全部都是“未來機器人”。這50名學生是通過雙向選擇、從近千名學生中遴選出來的,被寄予厚望。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魏海坤告訴記者,東大是全國首個開設“未來機器人”交叉學科類本科專業的高校,將面向國家戰略要求,聚焦機器人未來發展方向,培養在該領域能夠探索前沿未知、從事技術創新的領軍人才。

      “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是一個動態過程,比如說,我國的產業轉型升級會經歷一個較長過程,這一過程將廣泛應用到各種類型的先進機器人,我們是在為未來10年、20年培養人才、攻克技術?!蔽汉@みM一步解釋道,目前較為前沿的“未來機器人”研究,是極端環境和復雜場景下的各類機器人,比如深海機器人、“登月”“探火”無人車、醫用微納機器人等,“未來,也許可以用微納機器人進入人體清理血栓,打通堵塞的血管?!?/p>

      蘇州大學未來校區“未來科創中心”基礎教學實驗室里,2022級機器人工程專業的李杰同學正在調試“多自由度靈活手”項目模型?!斑@個項目是我和導師、前輩一同完成的,主要研究柔性電子皮膚,將其貼在機械手上就可以完成靈活的交互。機械手通過掌心的攝像頭可以模仿人手的動作。”說話間,李杰讓機械手比畫了一個“勝利”手勢。

      作為我國第一個以“未來”命名的大學校區,蘇州大學未來校區的入駐學院也充滿“未來感”?!靶^有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還有蘇州大學與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聯合創辦的國際創新藥學院,共有1000名左右本科生。”校區管委會副主任劉超介紹,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已開設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機器人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統計學等6個本科專業,“學院絕大部分教師是新引進的享有學術盛譽的戰略科學家和極具潛力的青年才俊。我們希望通過交叉融合創新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面向未來的卓越創新人才?!?/p>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向新質生產力發力

      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趨勢,江蘇高校正在探索和改革未來科技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作為全國首批12家未來技術學院之一,東南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正在嘗試打造“人才培養改革示范區”?!拔磥頇C器人專業不僅是為東南大學,也是為全國高校的交叉學科專業探路。”魏海坤說,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普通本科專業目錄中,首次在工學門類下增設交叉工程專業類,東大未來機器人專業是該門類下的首個且是目前唯一的專業。“作為典型的交叉學科專業,未來機器人涉及自動化、機械、信息、電子、計算機、人工智能、材料等多個領域,這意味著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要打好專業基礎,還要掌握多門學科知識,對我們的教學是非常大的挑戰。”

      魏海坤說,未來機器人專業打破以前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從學校各個相關學院遴選出優質師資隊伍形成課程組,為該專業學生“量身定制”培養方案,梳理每一門學科所涉及到的關鍵知識點,重新整理出適合未來機器人專業的教材、講義、實驗等,相當于重塑了整個課程體系。同時,向全球招聘機器人頂尖人才充實師資力量,推行導師制,深入開展基于大工程、大項目、復雜問題的研究型學習方式,為學生未來探索前沿研究打下基礎。

      在蘇州大學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王進看來,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環節是科技創新,這就需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包括高校的科教資源,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人才。“我們每年都會開展‘新工科’交叉融合創新項目,去年發布了86個科研項目,吸引239名學生參加,今年新增98個項目,參與學生也新增267名?!蓖踹M認為,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和體制機制改革,將為交叉、融合、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好的模式和條件。(蔡姝雯 張宣 楊易臻 張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 99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色欲AV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国产伦精品一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青青草原伊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sss视频在线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在线一区高清在线|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久久免费影院|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日韩专区无码人妻|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日韩成人av在线|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