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各地爭分奪秒展開救援 眾志成城抗震救災

    發布時間:2023-12-20 09:5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3年12月20日1版 版面截圖

      原題: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爭分奪秒展開救援 眾志成城抗震救災

      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地震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并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全力開展搜救,及時救治受傷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妥善安置受災群眾,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國務院工作組緊急趕赴甘肅、青海地震災區指導抗震救災工作;甘肅、青海受災地區和各有關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大力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分秒必爭組織開展搶險救援,全力以赴搜救被困人員并救治傷員,妥善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緊張有序開展抗震救災各項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多部門啟動應急響應,堅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生命重于泰山,救援分秒必爭,堅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地震發生后,多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會商研判,緊急組織力量趕赴災區開展搶險救援。

      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應急管理部將國家地震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應急管理部將國家救災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前期已向甘肅災區調撥9萬件中央救災物資基礎上,向甘肅增調第三批2.2萬件中央救災物資。截至19日17時,已累計向甘肅、青海兩省地震災區調撥中央救災物資13.35萬件。19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甘肅、青海兩省預撥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2億元,支持地方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搶救生命,同時間賽跑。哪里災情危急就向哪里沖去,哪里有受災群眾就向哪里集結。各方專業力量努力克服高原高寒等不利條件,全力搜救失聯人員,不放過任何一處受損房屋的排查搜救,不放過廢墟下每一個生命跡象。

      應急管理部緊急啟動中央企業應急聯動機制、軍地搶險救災協調聯動機制和航空救援協調聯動機制,迅速統籌調派應急救援力量增援災區;指導甘肅省啟動社會應急力量現場協調機制,引導社會應急力量294人到達災區開展救援救災救助。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19日凌晨起出動多支救援力量抵達地震災區。西部戰區陸軍第76集團軍某旅約300名官兵連夜出動,迅速展開人員搜救、道路清理等工作。西部戰區空軍立即啟動抗震搶險救災應急預案,緊急展開救援。19日凌晨3時許,武警甘肅總隊300余名官兵以最快速度趕到震中區域,投入搶險救援。武警青海總隊累計投入兵力158人,參與救援行動。

      截至19日21時30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調派的2042人、381輛車等已全部抵達災區,消防救援力量已對18個鎮、93個村、64個社區、4647戶開展全面排查搜索。國家衛生健康委緊急調派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療專家趕赴甘肅,組織3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迅速集結,赴甘肅、青海支援,盡最大努力搶救生命。

      地震發生后,各有關部門組織應急力量,緊急搶修受損的電力、通訊、交通、供暖等基礎設施,加強道路交通管控,優先保障搶險救援和救災物資快速通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全力做好災區煤電油氣運保障、應急救災物資調配等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19日發布消息,經信息通信行業應急搶修,截至19日14時,因地震和電力中斷影響退服的314座基站已搶修恢復279座,2條中斷通信光纜已全部搶通。國家能源局成立現場工作組趕赴災區,督促指導有關單位開展電力應急搶修。經緊急搶修,截至19日19時20分,甘肅臨夏州地震受災停電用戶已全部恢復供電。相關中央企業組織人員奔赴現場,積極搶修電力、交通、網絡等基礎設施。

      自然資源部啟動地質災害防御Ⅲ級響應,派出專家工作組前往災區,協助指導地方做好救援技術支撐、次生災害排查、應急處置等工作。住房城鄉建設部啟動地震應急二級響應,指導開展震后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安全應急評估、搶險搶修等工作。公安部交管局啟動環甘肅抗震救災交通保障聯勤機制,24小時監測環甘肅特別是震區周邊道路交通態勢,及時調度處置突發交通警情。交通運輸部繼續保持Ⅱ級應急響應,截至19日19時,甘肅、青海震區所有高速公路、國省干線通行暢通,通往重災區的農村公路全部搶通。

      水利部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緊急要求甘肅、青海兩省水利廳和黃河水利委員會做好水庫、堤防、農村供水設施等水利工程以及可能發生的滑坡泥石流等震損排查、險情處置、危險區人員轉移等工作。中國氣象局于19日6時30分進入地震災害氣象服務二級應急響應狀態。國家疾控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指導支持地方做好傳染病防控、飲用水衛生等工作。

      災區干部群眾團結一心,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地震發生后,甘肅省和青海省緊急行動,啟動應急響應,省委和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領工作組迅速趕往震中災區,積極組織力量開展救援。受災地區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第一時間做好應急搶險救援工作,讓人民群眾感到有依靠,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確保轉移安置群眾有安全臨時住所、有干凈水喝、有熱飯吃、有棉衣穿、有病能得到及時治療。

      19日,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文化廣場,拉面大鍋冒出騰騰熱氣。“得知地震發生,我們一大早就從廣河縣驅車趕來。”一家牛肉面餐飲公司負責人馬外西木說,他帶了25名員工、50袋面粉,“從早到晚,就是要讓受災村民和救援人員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拉面”。

      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志愿者們組成救援小隊,在專業救援隊伍到來前已將全村摸排兩遍,并從廢墟下救出23名被困群眾;臨夏州消防救援支隊廣河大隊廣通消防站站長盧錦瑞第一時間抵達災區,由于山體滑坡,道路中斷,盧錦瑞和戰友們抬著擔架,奮力鑿出一條生命通道,救出多名受傷群眾;凌晨5點,甘肅藍天救援隊首批32名隊員抵達大河家鎮,19日當天,救援隊共出動160名隊員,全力開展救援工作。

      截至19日15時,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現場消防救援力量累計營救被困人員67人,轉移疏散685人,搭建帳篷153頂,排危除險397處,搬運物資14.5噸,并會同地方黨員干部和群眾對2個鎮、17個村進行全面排查。截至19日11時30分,積石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已組織230名退役軍人志愿者在震中協助開展救援。

      據統計,截至19日14時30分,甘肅全省14家專業救援類社會組織244人58臺車已攜專業設備進入災區開展救援;5家社會組織積極捐款逾120萬元,捐贈衣物、食物、藥品等救援物資折合34.5萬元。

      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金田村,臨時安置點已立起一排排藍色帳篷。災情發生后,金田村的青壯年自發組織,挨家挨戶展開搜救排查。此次地震影響了青海海東市民和、化隆、循化3縣46個鄉鎮419個行政村。地震發生后,海東市公安、應急、消防、地震、衛生、交通等部門力量迅速集結,開展抗震救災工作。應急管理部門及時向災區調撥救災物資,集中安置受災群眾6498人,分散安置15450人。

      各方救援力量緊急馳援,迅速投入救災一線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地震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第一時間,救援力量集結,社會資源匯聚,愛心熱潮涌動。各地區多方力量主動增援,迅速投入救災一線,幫助受災群眾共渡難關。

      救援人員火速集結、救災物資星夜馳援。紅十字總會緊急啟動二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紅十字應急救援西北協作區協作機制啟動,派出紅十字搜救、醫療、賑濟等救援隊伍赴災區一線;首批緊急撥付救災資金500萬元,調撥棉帳篷、折疊床、棉被、棉衣、家庭包等物資。

      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時間啟動救災物資緊急調運程序,緊急調度2萬件(套)救災物資送往災區;江蘇省委和省政府要求江蘇援青前方指揮部積極組織江蘇力量開展救災,無錫市已先行安排500萬元救助資金,第一批價值600萬元的藥品、帳篷等物資已發運;澳門紅十字會向地震災區急撥20萬元人民幣,用于緊急采購救災物資……

      多方力量匯聚暖流,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共青團中央向團甘肅省委劃撥團費100萬元、向團青海省委劃撥團費30萬元,啟動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應急響應機制。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等向災區緊急撥付170萬元公益資金。中國農業銀行啟動應急金融服務流程保障應急資金及時供給;中國平安聯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開展“平安馳援甘肅青海地震災區送溫暖”行動,向災區捐贈1000萬元。

      截至19日15時30分,東航計劃執行7個“馳援甘肅航班”運送救援人員、救援物資。19日,春秋航空宣布即日起執飛的所有甘肅進出港航線,免費承運專業救援隊伍和救援物資。順豐集團、順豐公益基金會首批物資已運往災區。京東從多個就近倉庫中緊急調撥飲用水、食品、御寒衣物等物資,以專人專車方式運往災區。

      (綜合本報記者陳娟、程晨、許諾、劉溫馨、杜海濤、金正波、李卓爾、亓玉昆、白劍峰、劉志強、韓鑫、丁怡婷、李心萍、常欽、王浩、李紅梅、林麗鸝、屈信明、董洪亮、王錦濤、趙帥杰、賀勇、喬棟、王梅、賈豐豐、李龍伊、申少鐵、張棖、王偉健、富子梅、楊昊、朱雋、謝衛群、沈文敏和新華社記者王悅陽、張辛欣、任沁沁、顧天成報道)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国产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99re这里只有精品6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2021久久精品|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扳**a毛片| 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jlzz视频|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日韩美女va毛片在线播放|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 |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日韩在线a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