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花果山下,連云港如何翻出人才招引“筋斗云”

    發布時間:2023-11-20 10:57: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近日,2023(第五屆)花果山英才雙創周上,江蘇連云港市展現了對人才的滿滿誠意:聚焦主導產業,圍繞花果山英才“雙創計劃”人才項目開展人才峰會、產業成果分享論壇等活動;“一帶一路”技術轉移中心、連云港市國際人才科技創新服務基地等人才技術平臺揭牌成立,對杰出創新創業人才頒獎表彰……

      人才因城而聚,城市因才而興。截至2022年底,連云港人才資源總量達93.6萬人,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1.47萬人,居蘇北五市之首。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爭搶戰中,花果山下的連云港翻出了屬于自己的“筋斗云”。

      “連云港渴求人才、珍惜人才、更要成就人才。”正如連云港市委書記馬士光所說,連云港近年來堅持人才優先發展,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在完善政策、健全機制、優化環境、提升服務上精準發力。

      產才雙鏈鏈出“強磁場”

      “公司成立初期,在石化基地落地投產、技術打造等問題上,市里都給了很大支持。”江蘇賽科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迪川對連云港石化產業產生的人才集聚效應深有體會。他2018年來連云港創業,先后入選連云港市“花果山英才計劃”、江蘇省“雙創計劃”,李迪川及其團隊由此獲得了相應的資助以及金融支持等。

      被產業吸引來的還有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博士張輝耀,2019年他進入江蘇力磁醫療設備公司工作。他說:“‘中國醫藥看江蘇,江蘇醫藥看連云港’的行業共識,讓我下定決心來到這里。”

      以產引才,以才促產。人才爭搶賽道上,連云港打出產才“融合牌”。聚焦石化、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當地打造精準人才鏈,促進產才發展同頻共振,推動實現雙向奔赴。

      “不少高端生物醫藥頂尖人才選擇扎根港城,受產業優勢和補貼政策影響不小。”連云港正大天晴人力資源總監胡旭說: “不僅對個人,企業引才補貼對我們而言也是利好。以前,我們想辦法幫人才拿到補貼,現在企業自身也有獎勵。”

      今年9月,連云港出臺“百企千才”支持計劃,包括恒瑞醫藥、盛虹石化在內共30家企業上榜。連云港將在這些企業里定向培育產業卓越工程師、高技能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等200名骨干人才,努力營造愛才、惜人、用才、留才的濃厚氛圍,讓高層次人才發揮才智。

      “對入選人才,將擇優作為市521人才培養工程、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以及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各級重點人才項目推薦人選。”連云港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多向牽手構建“黃金臺”

      面對頂尖人才向一二線城市集聚的現狀,人才吸引力有限的蘇北城市,如何在人才招引賽道上另辟蹊徑?連云港給出的答案是:“飛地引才、借力創新”。

      在上海市靜安區,贛榆區(上海)人才離岸孵化基地2022年獲評連云港市離岸孵化一星基地。一千多平方米的場地中,辦公區、共享會議室、路演室、活動中心、休息洽談區等應有盡有。

      “2021年11月,我們與創投機構‘飛馬旅’合作建設贛榆區(上海)人才離岸孵化基地,累計儲備人才項目33個,引進符合省‘雙創計劃’創業類人才8名,其中2個人才項目注冊落地。”贛榆區委人才辦負責人孫勇介紹。

      “通過跨行政區域建設飛地孵化器,實現研發、生產兩地化。”連云港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人才飛地’實現隔空牽手,為企業柔性化引才提供便利”。據介紹,連云港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成立25個離岸孵化器,擁有高層次人才2200余人,已落地項目118個,引進各類高端人才114人。

      在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紫菜新品種選育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2022年8月,這家全省首個省級海洋領域技術創新中心成功獲批后,中國工程院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金翔龍和他的團隊被吸引而來。“連云港海洋資源稟賦優越,更有創新中心的平臺加持,為我們提供了科研樣本和創新的后備基礎。”金翔龍說。

      連云港還大力推進高效低碳燃氣輪機大科學裝置、北京大學分子工程研究院連云港研究中心等產學研平臺建設。大平臺牽手大團隊,已成為連云港創新“大項目”“大成果”的先決條件。

      高校是人才搖籃,連云港不斷深化與高校院所的產學研合作。11月8日,花果山英才雙創周開幕式上,連云港市與江蘇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吉林大學等5所高校現場簽訂校地合作協議,切實推動校地雙方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領域深化合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服務深化做好“暖心人”

      “引、育、用、留、服”,引才聚智的全鏈條上,精準貼心的人才服務是最后一環,也是人才落地的關鍵所在。

      “這里臨近商業街,交通便利,家具、家電配套齊全,還配備了健身器材和娛樂空間。”日出東方研究院副院長、空氣能產業公司總工程師尹亞領搬入了海州區世紀鳳凰城人才公寓,成為首批入駐的高層次人才。

      海州區在建在用人才公寓1200套,給予人才連續5年每年1萬元的住房補貼,已累計發放補貼1200萬元。“我們將精心建設更多品質型、智慧型人才公寓,同步配套餐飲、購物、娛樂、生活等方面的服務用房,降低人才公寓入住門檻,讓人才生活有品質、內心有歸屬。”海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佟欣說。

      據悉,連云港聚焦人才所急所需所盼,打造居、學、業、醫“四個無憂”人才政策包,先后分批建成人才公寓近萬套;成立規模5.7億元的市人才創業投資基金和醫藥人才創投基金,累計為各類人才發放購房券、生活補貼、貢獻獎勵等近2.4億元。

      截至2022年底,連云港市高層次人才總量達5.5萬人,人才資源總量達93.6萬人,較“十三五”末84.9萬人增加8.7人,年均增長5%。

      “連云港將繼續以真金白銀的投入、真心實意的服務、真抓實干的作風,讓廣大英才在港城如魚得水。攜手譜寫鳳棲蒼梧、潮涌黃海的時代新篇,共同繪就‘強富美高’新港城現代化建設的壯麗畫卷。”馬士光表示。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免精品费网站|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xxxxbbbb国产精品| 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第20页| 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伊人久久精品线影院|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2021久久精品|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www.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品69xx | 国产精品专区第二|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99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