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學習“千萬工程”經驗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高平市是山西省晉城市代管的縣級市。近年來,高平市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堅持黨建引領、規劃先行,以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為抓手,多措并舉、持續發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描繪一幅“城鄉美、產業興、群眾富”的美麗畫卷。
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新成效
加快地下管網建設,推動供排污一體化,全力解決“水”的問題。高平市全域推進供排污一體化,目前已完成184個村,占比60.5%。集中連片延伸解決“暖”的問題,供暖面積從2018年的460萬平方米增加至1500萬平方米,是原來的3倍多,新增面積中的3/4延伸到了鄉村。源頭直供解決“氣”的問題,290個村完成供氣,占比95.4%。收轉處全鏈條解決“垃圾”的問題,建設日處理能力300噸的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中心,建成12個鄉鎮垃圾中轉站,形成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三級處理體系。截至目前,高平市擁有三星級以上村246個,占比4/5;四星級以上村100個,占比1/3。
讓農民口袋鼓起來。高平市聚焦做好“土特產”文章,十大片區抱團發展。發揮龍頭企業作用。推動高平國投、農投、文旅三大國企資本下鄉,助力民營企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擁有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2家。文旅康養融合發展,打造太行一號四大精品片區,讓百姓吃生態飯、打康養牌、走共富路。
讓鄉村底色亮起來。高平市堅持踐行“兩山”理念,擦亮天藍、地綠、水清的鄉村底色。精細化治氣,208國道改線至市區外,長晉高速神農互通分流車輛,西部鐵路專用線減少公路外運,解決“煤車穿城”問題,空氣質量穩定保持全省中游水平;系統化治水,實施丹河流域生態修復,193個村完成污水管網改造;資源化治廢,實行種養結合循環模式,“發揮新型經營主體作用 綠色種養走出產業致富路”入選2021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名單;品質化增綠,實施生態綠化品質提升工程,城鄉各建成100個口袋公園,群眾“推門見綠、移步入園”。
用好用活“千萬工程”經驗
全域謀劃,讓城鄉融合實起來。高平市聚焦就近城鎮化,加快構建以“一軸一帶一廊”為牽引、兩翼協同、三區聯動的城鄉融合“五大布局”。
交通網絡向鄉村拓展,建成東西南北中5個高速口、三縱三橫交通網,所有鄉鎮都能15分鐘上高速、15分鐘進市區;城鄉管網同規同網,基礎設施延伸到鄉村;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打造五所學校、五所幼兒園,實現就近上學;商貿物流向鄉村流動,商超覆蓋15個鄉鎮,城鄉商品一體配送。
黨建引領,讓鄉村治理強起來。高平市聚焦“四治”融合,走深走實鄉村善治之路。自治強基礎,實施管住決策、管住資金、管住合同、管住項目、管住公開“五個管住”夯實基層治理;法治強保障,“網格+”從源頭化解矛盾,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德治強活力,大力評選“高平好人”“最美家庭”;智治強支撐,深化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建設,讓農民搭上“數字快車”。
補齊短板,讓鄉風民風好起來。高平市聚焦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堅持缺什么補什么,推動鄉風民風向善向好。構建市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三級全覆蓋,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借助炎帝燈會、廟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點亮夜經濟。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高平市將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持續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高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