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看湖南丨中國僑界杰出人物——赤誠奉獻 建功立業

    發布時間:2023-10-23 11:0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些年來,在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在科教領域的最前沿,在鄉村振興的行列里,在對外開放的火熱實踐中,都活躍著僑胞的身影。

      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上,白重恩等10人榮獲“中國僑界杰出人物”稱號,他們在不同行業和崗位上建功立業、報效祖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如果說要用一句話來描述我的追求,那就是為高質量發展培養人才,建言獻策。”白重恩說。

      白重恩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除了培養人才,他還有一項重要工作——為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與建議。

      致力于做“頂天立地”學術研究的白重恩,帶領團隊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現實問題、對接國際前沿領域,形成了諸多關于經濟發展的重要學術成果和政策研究成果。

      浙江舟山,我國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狀如一把巨大的“小提琴”。奔騰湍急的潮流穿過海中布放的密集葉片,推動水輪機飛速旋轉,產生的電流通過海島電站并入電網,清潔的綠色電能由此進入千家萬戶。

      這是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加拿大僑眷林東,始終懷著科技強國夢。2009年,他帶領LHD海歸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大功率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系統群——LHD潮流能電站。2016年,具備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LHD第一代1兆瓦潮流能機組模塊“僑聯號”順利下海發電。2022年,研發出LHD第四代1.6兆瓦潮流能機組“奮進號”。目前,LHD海洋潮流能發電站已實現連續不間斷發電并網運行。

      陜西西安,西北工業大學航空樓的一間實驗室里,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張衛紅指導學生進行關于新型無人機機翼的實驗。傳統的無人機機翼結構復雜、重量大,張衛紅團隊利用新型材料,不但讓機翼變得更加輕巧,還更加智能化。

      1999年,張衛紅放棄了法國高校終身教職,舉家回國,返回母校西北工業大學。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努力攻克“卡脖子”難題,在航空航天結構輕量化高性能設計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新一代大型運輸機、C919大飛機、大型運載火箭等國之重器,都承載著張衛紅和科研團隊科技強國的夢想。

      拳拳赤子心,殷殷報國志。

      2008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述湯受邀來到蘇州大學,主導成立了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瞄準世界納米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集中攻關。

      15年來,李述湯為蘇州大學培養了一支處于國際前沿水平的“納米夢之隊”,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開創性成果,打破了國外壟斷。

      2005年,懷著報效祖國的心愿,陸林從美國回到祖國。如今,作為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中國精神醫學領域唯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帶領團隊不斷提升我國在精神醫學領域的國際話語權。

      回國10多年來,陸林帶領團隊為睡眠醫學科制定了標準,建立了規范的診療體系和培訓機制,為廣大病患減輕痛苦。他培養的100多名碩、博士和博士后,大多已成為這個領域的骨干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中國人的身心健康更有保障。”陸林說。

      湖南長沙市一家工廠的智能生產車間里,體外診斷專家、分子生物學家戴立忠帶領團隊,對PCR模塊智能生產線的產能進行討論和改進。

      “讓生命科技更有溫度,讓基因技術人人可及。”自從2008年歸國,戴立忠就把“為老百姓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的基因技術、產品和服務”作為使命。基因芯片、基因測序、核酸質譜、免疫檢測……戴立忠帶領團隊研發了一系列填補國內行業空白的核心技術,過去用不起、用不好的分子診斷正在變成老百姓用得起、用得好的惠民服務,越來越多患者得以享受分子診斷帶來的便利與實惠。

      “以人民健康為己任,潛心藥學,注重原創”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蔣建東的座右銘。上世紀90年代末,學成歸國的蔣建東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抗病毒、抗代謝性疾病和抗腫瘤的新藥研究。“患者使用藥物后產生了好效果,這是我的最高榮譽。”蔣建東說。

      一杯涼茶下火氣、一輪家訪察民情、一頓便飯增情誼……在廣西北海市僑港鎮,歸僑吳方權被街坊鄰居親切地稱為“僑港和事佬”。20多年來,吳方權扎根僑港鎮,推動涉僑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為僑港和諧穩定、服務歸僑漁民作出貢獻。

      作為北海市僑港涉僑糾紛多元化解中心負責人,吳方權帶領大家把普法宣傳的觸角延伸到僑港鎮碼頭、漁市和社區,增強群眾法治意識。當地群眾甚至轄區外的群眾有了糾紛,都會主動來到中心“喝涼茶、尋幫助”。協調作業難題、處理工傷事件、解決買賣糾紛……近年來,北海市僑港涉僑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共接待咨詢及來訪3000余人次。

      國家一級演員、演播藝術家瞿弦和出生于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1950年9月隨父母從新加坡回到祖國。1965年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后,他主動申請去大西北工作,8年后進入中國煤礦文工團。

      瞿弦和一直堅持扎根于人民,與全團演職人員踏遍百里礦山、千里煤海,全心全意為煤礦工人服務,每年下礦慰問近200場,多次被授予“名譽礦工”稱號。在他看來,“我們就是礦工們的一分子”。

      退休后,瞿弦和發揮余熱,依然活躍在工廠、農村、礦山等慰問基層的舞臺上。“作為一名歸僑,生活在祖國大家庭中很愉快,有用武之地。”瞿弦和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黃路生,一輩子專注生豬種業。1995年,他放棄國外優厚條件,回到江西農業大學。

      “做科研必須非常嚴謹,如果沒有恒心,是很難成功的。”黃路生帶領團隊,走遍了各地的原種豬場,采集了最為完善的豬種基因組DNA庫,行程達到47萬公里。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黃路生團隊研發的家豬育種基因芯片“中芯一號”,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22日 第 06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兽交精品99高清毛片|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合集|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日韩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国精品产区WNW2544|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探花国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无圣光一区|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韩国演艺界|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久久精品五福影院1421 |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91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