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3)》發布

    發布時間:2023-07-04 16:21:00來源: 河北日報

      《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3)》發布,建議三地——

      在區域資源配置與產業分工協作上求突破

      日前,河北省重點高端智庫省社科院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中心與經濟科學出版社聯合發布《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3)》。報告提出,京津冀作為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主體,應主動應變,積極作為,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打造一個協同發展的示范樣板。

      報告認為,京津冀要在區域資源的配置方式與產業分工協作路徑上實現新突破,形成區域層面共同富裕的樣板。要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形成區域全面發展的新范式。要在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上實現新突破,成為全國人口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高地。要在高質量協同發展模式的確立上實現新突破,形成中國式現代化區域高質量協同發展的示范。

      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新階段,亟待體制機制創新

      報告提出,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新階段,產業、創新、環保、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發展中深層次問題的解決和協同發展新空間的創造都亟待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來進行突破,提供制度保障。

      報告認為,京津冀三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狀況有所緩解,但經濟差距并未縮小,與均衡共富的要求還相差較遠。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京津冀三地均獲得了長足發展,三地經濟實力均獲得了不同程度提升。2011年到2021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由4.4萬億元增加至9.6萬億元,增加了5.2萬億元。從發展增速來看,從2019年至2022年第三季度(除2021年外),河北的GDP增速均要高于京津,表明京津冀三地內部發展差異有向小的趨勢。與此同時,京津冀內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沒有改變。一是三地之間發展不平衡。以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例,河北與京津的差距呈擴大趨勢。二是三地自身城鄉發展不平衡,三地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也在擴大。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三地盡力彌補公共服務的發展差距。2021年,京津冀區域共享發展指數為127.6,較上年提高1.8。從基本公共服務看,區域每千名常住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9人,較上年增長9.6%;區域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8211萬人,較上年增加48萬人,區域公共服務不斷發展。盡管如此,三地公共服務差距不平衡的狀況依然存在,公共服務支出的差距與不平衡式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

      在各項政策舉措的激勵和約束下,京津冀污染排放較為集中的河北將去產能范圍由國家要求的鋼鐵、煤炭兩個行業調增為鋼鐵、煤炭、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火電6個行業。與此同時,在環保、質量、技術、能耗、水耗、安全等方面實施了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標準,倒逼不達標產能退出市場。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取得了顯著效果,但面臨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導向的產業結構調整要求,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未來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而艱難。

      近年來,河北與京津不斷深化文化合作,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初現。2021年,河北省1324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968.3億元,同比增長19.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北京市文化產業收入合計17563.8億元,同比增長17.5%,兩年平均增長8.9%,超過了疫情前水平(2019年增幅8.2%)。盡管京津冀三地文化創新創造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效,但文化賦能的能力還明顯不足。不少文化企業依舊局限于傳統的發展機制,自主創新能力相對不足。跨越京津冀的文化產業集群生態還未形成。

      創新區域協同發展動力、機制與模式,推動京津冀都市圈高質量發展

      報告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重點。

      一是創新區域協同發展動力、機制與模式,推動京津冀都市圈高質量發展。

      創新協同發展動力,形成加快協同發展的創新支撐體系。加快構建創新人才支撐體系,努力實現京津冀人才支持政策相互銜接、工作體系相互對接、資源市場相互貫通、發展平臺相互支撐、體制機制改革相互促進,不斷增強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加快構建創新平臺支撐體系,鼓勵京津冀三省市在科技前沿、共性關鍵技術和公共安全等領域集中優勢科技資源,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基地。

      創新協同發展機制,推動三地實質性構建利益共同體。盡快建立區域利益協調機制,推動生產要素在京津冀區域內有序流動。全面梳理和重新定位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提升發展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和落地性。

      創新協同發展模式,打造大開放、大協同的區域發展格局。打破經濟融合的行政性障礙,建立都市圈內統一的經濟運行規則,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依靠市場機制實現都市圈內的資源整合,以達到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健全京津冀公共服務體系和共富制度安排,推動京津冀構建均衡協調發展新圖景。圍繞適應現代經濟社會要素流動需要,加快構建包容共享、協同一體的都市圈公共服務新體系。優化京津冀公共教育資源的配置,促進京津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聯合制定促進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的相關激勵政策,推動京津三甲專科醫院或綜合性醫院疏解或通過對口幫扶等形式支持河北建設,謀劃共建共營一批重大文化體育設施、醫養結合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綜合體。完善社會保險跨省區轉移接續機制,在實現養老保險和基礎養老金省級統籌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基礎養老金京津冀統籌,三地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繳費基數下限基本統一。

      三是突出新能源發展和新動能培育,持續推動京津冀產業綠色轉型提升。以能源產業新發展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推動京津冀聯合建設京津冀綠色技術與產業孵化平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健康、高端智能裝備等綠色產業的發展,推動三地以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高新區、經開區、綜合保稅區為依托,打造綠色產業創新場景開發基地。多維構建京津冀產業轉型提升的保障體系。加大對京津冀尤其是河北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家支持,使河北在退出傳統產能的同時,新興產能及時跟進,補齊京津冀產業發展和大氣污染治理的短板。

      四是統籌融合京津冀文化資源,激活區域文化創造力和引領力。建立京津冀三地文化發展資源庫,摸清文化資源家底。強化公共文化服務與治理,培養區域文化認同與自信。推進三地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體系建設,進一步探索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體制機制改革路徑,著力解決三地制約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打破體制界限,整合三地社會資源,提高配置效率,形成開放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記者馬彥銘)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高清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猎奇|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日韩三级草久国产|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麻豆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日韩三级电影视频|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1024在线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高清国产AV拍精品青青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