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息”助推向日葵“鏈”起大產業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自治區政協不斷推動主題教育與民生實事互融共進,特別是把反映社情民意作為重要履職內容,傾情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車”,一批社情民意信息反映意見建議得到充分采納和轉化落實,彰顯了“人民政協為人民”的責任擔當。
內蒙古是中國最大的食葵產區和葵花籽原料集散地,而五原縣作為中國名副其實的“葵花之鄉”,年均種植面積在120萬畝左右(占全國1/7),全縣農民60%的經濟收入來源于葵花產業。
經過深入細致調研,五原縣政協向自治區政協提交了關于《推進向日葵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社情民意信息。信息反映:內蒙古向日葵產業仍存在科技創新能力后勁不足;品種多而雜,市場管理難度大;品牌效益不凸顯,市場競爭力不強;農企利益聯結不緊密等突出問題。建議大力推動向日葵種質資源本土化,提升種子研發培育及精深加工水平,加大種子市場管理力度,打造向日葵產業“雙創”基地。同時,以舉辦“2024年世界向日葵大會”“葵花節”為契機,打造“政、產、學、研、用、旅”六位一體的向日葵產業航母,打造向日葵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全面提升向日葵標準化、優質化、高效化發展水平。
收到該社情民意信息后,自治區政協高度重視,將其作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聚力辦好自治區“兩件大事”、為民破難題辦實事的重要舉措,辦公廳迅速將建議歸納整理,報送至自治區政府辦公廳、自治區農牧廳,自治區政府有關領導高度重視并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研究采納。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今年5月初,自治區農牧廳在充分吸納該信息所提建議后,進一步梳理了支持內蒙古向日葵產業發展的相關項目措施,研究出臺了《自治區農牧廳2023年關于支持向日葵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推進內蒙古向日葵產業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從育種研發、種植推廣、產業集群項目支持、龍頭企業培育、品牌培育等五個方面作了具體部署和安排。《實施方案》還對河套向日葵產業集群建設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了系統調度,列出了新一批自治區級向日葵產業重點龍頭企業擬認定名單,進一步理清任務、確定目標,全面謀劃推進全區向日葵產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自治區政協將持續匯集民情民意民智,服務科學民主決策,繼續下大氣力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讓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有溫度的社情民意“金點子”轉化為助力發展、惠及民生的“金鑰匙”。(李海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