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政務信息化網絡建設到2025年完成
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十四五”中醫藥信息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預計到2025年,完成中醫藥政務信息化網絡建設,實現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互聯互通,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電子病歷系統應用平均水平基本達到4級,數字便民惠民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規劃》共分為4個部分,提出中醫藥信息化發展基礎、數字便民惠民服務、中醫藥數據資源治理、中醫藥數據資源創新應用等4個項目,并從5個方面保障規劃落地實施。
在數字便民惠民服務項目中,《規劃》提出,支持20家左右三級中醫醫院開展智慧醫院建設,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等級別達到國家要求;在二級以上中醫醫院遴選數字便民惠民應用場景,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案例,發展普惠便捷的數字中醫藥便民服務;支持10家左右中醫醫共體開展遠程醫療中心或共享中藥房建設,實現中醫醫共體內醫療機構間雙向轉診、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中藥制劑共享、中藥同質化服務等。
在中醫藥數據資源創新應用項目中,《規劃》要求,組織實施名老中醫學術經驗、老藥工傳統技藝傳承數字化、影像化,建立國家中醫藥古籍數字圖書館,推動中醫古籍數字化;建設國家中醫藥博物館數字館,從藏品的采集、保護、展陳以及藏品資源的數據挖掘,制作數字藏品,建立藏品數據庫,以數字化的思維規劃建設智慧型國家中醫藥博物館;完善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網絡平臺,開發一批以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床實踐為重點的慕課、微課、精品資源共享課和視頻公開課,并探索國家中醫藥考試數字化管理。
《規劃》指出,依托相關機構建立中醫藥信息化及綜合統計人才培養實訓平臺,培訓1000名中醫藥信息管理與技術人員、1000名中醫藥統計人員,培養造就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掌握關鍵技術的數字化轉型領軍人才,一批熟知中醫藥、掌握數字技能的卓越工程師和“數字工匠”,一批掌握了解中醫藥綜合統計的管理者和數據工程師,形成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高水平人才隊伍。建立中醫藥信息化、綜合統計專家智庫,完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專家咨詢制度。
據介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推動將《規劃》相關重點任務納入《“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做到統一部署、整體推進。下一步,將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完善組織實施機制,通過系列舉措,夯實中醫藥信息化發展基礎、深化便民惠民、加強數據資源治理及創新應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以中醫藥發展賦能健康中國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并強調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新時代新使命,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高質量發展,以中醫藥傳承創新賦能健康中國建設。[詳細] -
十問十答:“陽”了怎么辦
6.居家治療人員日常可能接觸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時清潔消毒,感染者個人物品單獨放置。7.如家庭共用衛生間,居家治療人員每次用完衛生間均應消毒;若居家治療人員使用單獨衛生間,可每天進行1次消毒。[詳細] -
《山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2022優化版)》印發
肌肉酸痛者加羌活9g;熱毒重者加金銀花15g、連翹15g、貫眾12g、桔梗12g;乏力明顯者加西洋參6g,或太子參12g。推薦方藥:炙黃芪30g、黨參15g、茯苓15g、法半夏9g、陳皮9g、藿香9g、砂仁6g(后下)、炙甘草6g。[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