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今年新建成城市公共停車位17.6萬個
截至6月底,河北今年新建成城市公共停車位17.6萬個,完成年度任務的88%
增加有效供給 破解停車難題
下班回家搶車位、出門辦事找車位,曾是邯鄲市叢臺區國風小區居民王曦開車時的一大煩心事。
國風小區是老舊小區,沒有充足的停車位,王曦家的汽車常年在小區外“打游擊”。小區地處繁華的國風商業區,人員密集度高、流動性強,在小區外找停車位也很難。
今年,針對國風商業區停車難、停車亂頑疾,邯鄲市叢臺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集中攻堅清整了國風小區附近的一處閑置空地,拆除破舊圍擋1200米、私搭亂建50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60余噸,通過引入社會資本新建停車場,增加停車位483個,為王曦和周邊居民停車提供了便利。
通過充分利用建設用地的邊角地塊、零星地塊、閑置空地新建停車位,將人流量少的地下農貿市場、手機批發市場等改建為停車場,摸排小區地下閑置車位,今年以來,邯鄲市叢臺區破解停車難題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7月20日,共新增城市公共停車位3197個。
近年來,隨著全省汽車保有量逐年快速增長,城市停車難問題越來越突出。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停車環境,省委、省政府今年繼續將城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列入20項民生工程。
省住建廳召開全省公共停車設施建設推進會,對今年的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全省計劃新增城市公共停車位不少于20萬個,其中,在城市中心等停車位需求量大的區域建設的停車位不低于40%。
越是停車難的區域,往往空閑土地越少。為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河北要求充分利用公共綠地、城市廣場等場所的地下空間,謀劃建設一批立體停車設施項目,立體停車設施占比不少于20%。
7月21日15時許,石家莊市民杜先生開車到樂仁堂健康文化科技產業園辦理業務時,體驗了一次智能停車。這里有一個地下立體全自動機械式停車庫,共有地下4層、299個停車位。
當杜先生將汽車停在車庫門前時,車庫門自動開啟,按照語音提示將車在升降平臺上停好后,只需在車庫外的操作屏上簡單操作,車輛就會先后通過升降平臺、搬運器被傳輸到系統自動分配的車位上。根據運行數據統計,該停車場不僅為園區員工和客戶提供了便利,每天還有一部分車輛來自周邊居民。
隨著立體停車設施智能化發展,停車、取車的便捷度也大幅提高,市民在智能立體停車場停車會更加方便。為鼓勵立體停車場建設,石家莊市對建設安裝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按照特種設備管理要求辦理安裝施工告知、使用登記手續,不再辦理用地規劃、工程規劃、施工許可等其他手續。同時對新華區、橋西區、長安區、裕華區范圍由社會資本建設的立體公共停車設施(含老舊小區內新建的立體停車設施)給予財政資金補助,地上、地下立體停車設施分別按5000元/泊位、10000元/泊位給予補助。
多措并舉開良方,河北停車難題得到一定緩解。來自省住建廳的信息,截至6月底,河北已建成城市公共停車位17.6萬個,完成年度任務的88%。預計到10月底前,全年公共停車位建設任務將全部完成,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手記
多管齊下,讓停車不再難
重點商業街區停車位“一位難求”,一些老舊小區成為停車矛盾聚集地……停車難,日益困擾著城市居民。
停車難看似小問題,背后卻是城市治理的大學問。社區環境千差萬別,造成各地停車難的直接原因也各有不同,在有限的城市空間里,對癥下藥破解這一難題,需要的是因地制宜、多管齊下。
在河北,破解停車難,各地已經有了有效嘗試。有的拆掉機關單位圍墻,免費開放內部停車位;有的向地下挖潛,建設地下停車場;還有的用5G、人工智能技術為治理停車難提供新路徑。但也應看到,無論是盤活存量,還是做大增量,我們還有繼續努力的空間。比如,如何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如何統籌資源提高停車位利用效率等。回答好這些問題,才有望切實解決停車難題,讓停車不再難。(記者宋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