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10年蝶變 南京“城”長 建成區達868.3平方公里

    發布時間:2022-08-02 11:11:00來源: 南京日報

     

      7月28日上午,南京市舉行“奮進新南京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活動,本場發布會主題為“城鄉融合”。

      市建委副主任徐淮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級調研員程曉明,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副局長顏江,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羅睿,市發改委副主任、二級巡視員祝瑞波,市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韓道輝,以及秦淮區、建鄴區、浦口區、高淳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城鄉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京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鄉融合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優化市域國土空間布局,提升人居環境,完善住房保障,構筑多層次交通格局,實施鄉村振興,“全域統籌、城鄉一體”,為建設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市,繪就繁華都市與美麗鄉村共融的美好畫卷。

      城市變大

      城市不斷提品質

      建成區與人口全面增長

      2013年,南京市13個區縣整合設置為11個區,城市化進程全面加速。2015年,國家級江北新區成立,南京跨入擁江發展時代,江南江北雙主城齊頭并進。截至2021年底,南京建成區面積已達868.3平方公里,較2012年(694平方公里)增加17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942.3萬,對比2012年(816.1萬人)增加了126.2萬人。

      實施三年計劃,建成綠道1582公里

      2016年至今,重點推進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專項任務。對全市水環境、市政道路、市容市貌、園林綠化等領域進行提檔升級。2021年,在入選成為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的基礎上,啟動實施城市品質再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創新性開展“梧桐語”小型城市客廳建設工作,目前已有20余處投入使用。全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已達16.18平方米,累計建成綠道1582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4.96%。

      住房保障惠及28.5萬戶

      人均住房面積已由2012年的29.61平方米擴大到如今的40.7平方米,人均住房保障面積由17平方米提升到20平方米。全市累計保障約28.5萬戶(人),發放補貼31.4億元。南京連續實施三輪棚戶區改造,20.7萬戶群眾“出棚進樓”直接受益。近10年來,全市累計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822萬平方米,新開工保障房5069萬平方米(42.8萬套)。“十四五”期間,還將新開工各類保障房1600萬平方米,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5萬套(間),發展人才安居住房12萬套。

      城市更新形成一批示范

      創新出臺《開展居住類地段城市更新的指導意見》及實施細則,小西湖、石榴新村、頤和路等一批城市更新項目形成示范。開展15分鐘生活圈規劃研究,完成6期“以人民為中心 為城市而設計”小微空間更新設計競賽,邁皋橋廊橋等已落地。

      交通變暢

      交通邁入快車道

      交通樞紐將實現“四站聯動”

      近十年,祿口國際機場實現雙航站樓聯合運行,躋身“超大型機場”行列,旅客吞吐能力達到30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能力達到80萬噸/年。建成龍潭、西壩兩大核心港區,沿江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到1.98億噸。南京南站設計發送能力3萬人次/日,開辟直通35個異地航站樓的空地聯運專線,實現鐵路與航空的無縫銜接。

      未來,南京還將加快推進祿口機場T1航站樓南指廊工程建設,盡早啟動三期工程建設,推進寧揚寧馬鐵路、寧宣鐵路正線接入機場。加快建設鐵路綜合客運樞紐,推動南京北站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南京、南京南、南京北、祿口機場“四站”聯動格局。

      地鐵總里程全國第七

      干線鐵路基本形成“一環、兩跨、八線”格局,其中高速鐵路里程234公里,滬寧杭合形成“一小時高鐵交通圈”,鐵路網密度列全省第1位。開通運營11條軌道線路,總里程427.6千米(不含有軌電車),排名全國第7位,構成覆蓋南京全市11個市轄區及句容市的地鐵網絡。“十四五”期間加快地鐵1號線北延、5、6、7號線及9號線一期等城區線建設,力爭開工市域18號線,加快16號線、14號線等市域線前期工作,推動地鐵6號線與S1線跨線運營。

      建成12條過江通道

      城鄉一體化道路網絡持續優化,高速公路面積密度位列全省第一。南京已建成12條過江通道,“十四五”還要完成和燕路、建寧西路、仙新路、龍潭等過江通道,推進建設寧揚城際、上元門、錦文路過江通道、地鐵四號線2期等。

      鄉村變美

      鄉村從脫貧攻堅走向振興

      都市現代農業邁上新臺階

      全市糧食年總產保持在19.6億斤以上、蔬菜年產量280萬噸左右;創意農業、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新業態不斷涌現,農業主導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總產值超300億元。累計建設上圖入庫高標準農田140多萬畝,農業機械化率達91.5%。

      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不斷深入

      大力開展村莊環境建設,完成全市7992個村莊整治任務,新增綠化面積約565萬平方米,新改建道路1700多公里,建設污水處理設施445座,并獲2013年省人居環境范例獎。全面建成江寧、浦口、溧水、高淳、六合等五大示范區約2300平方公里。56個村獲得“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命名,55個村納入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農村住房條件改善逐步推進

      完成4155戶農村貧困家庭危房改造,實現存量危房改造全覆蓋,2020年起實施新增危房“動態清零”。

      鄉村建設風貌展現新形象

      建設“都市里的田園、田園里的都市”,累計建成美麗宜居鄉村1800多個。農村地區固定寬帶和4G網絡深度全覆蓋,5G網絡覆蓋90%以上。全市近10萬個農村戶廁應改盡改,垃圾分類自然村全覆蓋,污水處理設施自然村覆蓋率超過90%。20個村被授予中國最美村鎮(鄉村)、中國最美田園等榮譽稱號。

      農民收入水平實現新突破

      全市農民收入連續突破2萬元、3萬元大關,十年增幅超過120%。建檔立卡的3.94萬戶低收入農戶和200個經濟薄弱村(欠發達村)全面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城鄉居民低保標準提高到1030元/月,比2012年提高了2倍多。

      城鄉融合

      全域統籌城鄉一體

      暢通要素流動新渠道

      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斷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6.9%,保持全省第一。持續鼓勵高校畢業生、教科文衛等領域人才資源向農村流動,為城市工商資本下鄉開通“綠色通道”。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入鄉轉化,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1%。

      培育產業融合新業態

      推進城鄉產業一體布局和融合發展,形成1個5000億和4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良好,六合區、溧水區先后被認定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休閑農業綜合收入達120億元。推動國家級農高區和農創中心聯動發展,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504億元,農業基本現代化建設水平位居全省第一。

      推動功能品質新提升

      加快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全市域創成“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涉農區實現三級甲等醫院全覆蓋,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95%。軌道交通在全國率先通達所有郊區,鎮街市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達標率100%。

      看這些區曬10年

      城鄉發展成績單

      秦淮區:過去10年,大力整治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善了約12萬戶群眾的居住條件;完成300多條道路街巷環境綜合整治;改造產業載體50萬平方米,啟航“秦淮硅巷”建設;推動第二機床廠等一批工業遺存化身文創高地、城市硅巷;完成了金陵刻經處、李公祠等41處文保建筑修繕。“十四五”還將實施53個居住地段城市更新,70個老舊小區整治;精心打造城市小微空間,完善“十五分鐘生活圈”;推進16個低效樓宇、載體提升改造項目。

      建鄴區:10年來新開辦中小學26家,增加學位32000個;年均完成驗收綠色節能建筑近100萬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超90%;建成超10公里最美濱江風光帶;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先后完成南湖片區、茶南片區、國泰民安片區環境綜合整治,以及玉蘭里等50個老舊小區改造。到“十四五”末,力爭道路整潔優良率達95%;全區公廁全部達到一類標準;力爭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2%,人均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綠道長度達150公里。

      浦口區:成功打造5條旅游精品線路,不老村、大埝社區成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完成528個村莊環境整治提升;創成省級傳統村落17個、特色田園鄉村9個,市級示范村43個、特色村16個、宜居村134個。未來五年,建設農業高標準示范基地5個、高科技應用場景10個、數字鄉村應用場景20個;力爭農業龍頭企業突破80家,全力打造城鄉融合發展和共同富裕特色先行區。

      高淳區:創建全國首個以水產養殖為主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成長三角最大的螃蟹原產地交易市場;構建了全產業鏈產值近百億元、跨度20余類行業、惠及10多萬農民的河蟹產業鏈條,獲評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建成運營全省首個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高崗)工作站,發布全國首個GEP核算體系。“十四五”,高淳將搶抓市重點支持“一南一北”高質量發展契機,大力抓好西部圩區,推動均衡高效發展。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国产精品αv在线观看|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内射后入合集|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2021国内久久精品|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67194老司机精品午夜| 91精品国产免费入口|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992tv精品视频t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拍| 香蕉久久丫精品忘忧草产品|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网址|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精品伦子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